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

更新时间:2024-12-02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2024九下·福州模拟) 战国编钟是我国发现保存最完整的编钟,演奏音域宽广,“音域宽广”描述的是编钟发声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音量
  • 2. (2024八上·顺德月考) 下列措施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是(  )
    A . 午休时佩戴防噪声耳塞 B .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 图书馆内不得大声喧哗 D . 高架道路两旁的隔音墙
  • 3. (2024八上·锡山期中) 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
    A . 太阳、镜子、月亮 B . 萤火虫、水母、恒星 C . 恒星、钻石、蜡烛 D . 发光的电灯、火把、萤火虫
  • 4.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关于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高低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B . 乙图: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 . 丙图: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中不能传声 D . 丁图: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到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
  • 5. (2024九下·淮安月考)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立竿见影
    B .
    水中折笔
    C .
    雨后彩虹
    D .
    水中倒影
  • 6.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②④⑥
  • 7.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还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 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 D . 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
  • 8. (2024八上·江汉期末) 将一枚硬币粘在搪瓷杯底部。将头部向后移一点,使硬币刚好被杯口边缘遮住而看不见,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把水徐徐加入杯中(不改变硬币的位置),但硬币又可以重新映入眼帘。下列光路图中能解释其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下面有关该装置制作和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了能更清晰地观察像,应在B端蒙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B . 观察远处物体时,B端应处于较阴暗的环境中 C . 成像的小孔可以不是圆形的 D . 观察远处物体时,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光屏上的像将变大
  • 10.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如图所示,小明透过平面镜看到了蜡烛的像,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描述(  )

    A . 进入人眼的光是由蜡烛的像发出的 B . 如果将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随之上移 C . 如果将图中的平面镜截掉一部分,则蜡烛仍能在剩余的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 . 如果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不透明挡板,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无法成像
  • 11. (2024八上·丰城月考)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  )

    A . ae B . bc C . bd D . cd
  • 12.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 . 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当物距u=8cm时,所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 D . 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 13.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在物理兴趣小组组织的活动中,小明利用橡皮筋等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古筝”,并用它进行了演奏,“古筝”的声音是由琴弦的产生的;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发声时细橡皮筋比粗橡皮筋的音调(选填“高”或“低”)。

  • 14.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在如图中所示的活动中,当不断地将罩内的空气向外抽时,闹钟的声音将(选填“增大”或“减小”),由此推测,当玻璃罩内达到真空状态时,我们将听不到铃声。该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

  • 15. (2024八上·哈尔滨月考) 如图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打开音箱,播放音乐,加大音量我们会发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同时我们通过声音能感知音乐的情绪,达到欣赏和解压的效果是因为声音能传递。

  • 16. (2024八上·锡山期末) 为了降低交通噪声干扰,部分高架桥安装了隔音屏,降噪是指改变了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种控制噪声的方式是在控制噪声。倒车防撞雷达可以测量出车的尾部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在车与物之间距离过小时发出警报声提醒司机。倒车防撞雷达是利用(选填“超”或“次”)声波测距原理来测量距离的。人(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波。
  • 17. (2024八上·灌南月考) 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茂密的树林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光斑是由光的形成的,其实质是透过树叶缝隙所成的像。

  • 18.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在居民小区或马路边能看到如图所示的“镜子”,这是人们利用光的规律,在路的急拐弯处装上的(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这种反射(选“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9.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光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m/s。如图所示,来自地平线以下远处物体的光,由于光的而发生弯曲,进入了观察者的眼睛,观察者看到的是建筑物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 20. (2024·广东模拟) 如图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透镜的位置。

       

  • 21. (2024八上·锡山期中) 一束白光斜射入三棱镜的一个棱面,在另一侧的光屏上,ab范围内将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现象,a端将呈现光(选填“红”或“紫”);把红、、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这三种颜色的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 22. (2024八上·锡山期中) 2024年1月,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出现在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如图所示,水中的“东方白鹳”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当东方白鹳飞离水面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3. (2024九下·河北模拟) 如图所示,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为度,界面CD上面的介质是

  • 24.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点,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若将蜡烛从a移到b,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当蜡烛移动到c点时,在光屏上看到像(选填“能”或“不能”)。

  • 25.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如图所示是检查视力时的示意图,人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视力表的虚像。若测视力时,要使被测试者看到的“视力表”与被测者相距5m,则人距离其背后的视力表为m。平面镜中看到的E字的朝向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填“相同”或“不同”)。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0分)
  • 26. (2024八上·锡山期中) 根据要求作图:
    1. (1) 请在图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 (2) 如图2,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时发生折射,OB为折射光线,请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

    3. (3) 如图3所示,请将折射光路图补充完整。

  • 27. (2024八上·锡山期中) 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或d)。

    (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在实验中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法。

    (3)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28. (2024八上·锡山期中)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1) 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实验仪器中有2mm和5mm的玻璃板可供实验。他应选择(选填“2mm”或“5mm”)的玻璃板,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
    2. (2) 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为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3. (3) 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4. (4) 小宾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1、2、3三幅图中,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5. (5) 将玻璃板由图甲中位置①水平向右平移至位置②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 . 蜡烛成像仍在B处 B . 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 . 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 29.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小明发现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了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他猜想: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烛焰到小孔的距离、烛焰ab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个蜡烛实验,且保持烛焰ab到小孔的距离为8cm不变,多次改变小孔到薄膜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填入表格内(见表)。

    实验次数

    小孔到薄膜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1. (1) 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薄膜上看到的像是______;
      A . 三角形光斑 B . 圆形光斑 C . 烛焰的正立像 D . 烛焰的倒立像
    2. (2)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烛焰ab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薄膜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选填“大”或“小”);由表格可以推知当薄膜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cm;
    3. (3) 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只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如图2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垂直于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大小可不计)。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半径为R的圆形虚线轨迹运动,关于小球的影子在地面MN上运动的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轨迹为圆形,半径为R B . 轨迹为直线,轨迹的长度为R C . 轨迹为圆形,半径为2R D . 轨迹为直线,轨迹的长度为2R
  • 30. (2024八上·长春期中) 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 (1) 如图甲,实验前将纸板垂直放置在上,如图乙,探究时使用可向后折转的光屏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下在”)同一平面内;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出对应的反射角,可得结论;当激光笔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 (选填“0°”或“90°”),则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2. (2) 如图丙,将纸板间后倾斜,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 (3) 如图丁,用固定激光笔照向鼓面上的平面镜,墙面出现一个光点,轻压平面镜左侧鼓面使其稍许凹陷,则墙上光点位置会 (选填“上移”、“不变”或“下移”)。
  • 31. (2024八上·锡山期中)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 (1) 小莉将太阳光斜射到凸透镜上,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当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此时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即为此透镜的焦距,小明认为这样做有问题,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改正错误后,小莉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此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如图甲,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放在25cm刻度线处,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呈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 (3) 将图甲中的光屏移到80cm刻度线处,调节蜡烛的位置,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蜡烛一定处于______刻度线之间;(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 0cm~20cm B . 20cm~30cm C . 30cm~40cm D . 40cm~50cm
    4. (4) 80cm刻度线处的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同样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并使其中心与烛焰、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不移动光屏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透镜(选填“凸”或“凹”);
    5. (5) 如图乙,小明想用自制“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保持蜡烛和“水凸透镜”如图所示的位置不变,试图将焦距调整为15cm,应缓慢调节“水透镜”的厚度,使其厚度(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同时前后移动光屏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与水凸透镜等大的圆形光斑,此时折射光为平行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