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 | 产生大量气泡 | 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B | 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 |
C | 点燃未知气体,在火焰上罩一干冷小烧杯 | 烧杯内壁有水珠 | 该气体组成一定含有氢元素 |
D | 将某固体溶于水滴在pH试纸上 | pH试纸变蓝色 | 该固体一定是碱 |
物质 | 杂质 | 方案 | |
A | KCl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蒸发 | |
B | CO气体 | 气体 |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
C | NaCl固体 | 固体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蒸发 |
D | 固体 | 固体 | 加水溶解再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蒸发 |
A.熟石灰 B.食盐 C.浓硫酸 D.氢氧化铝 E.稀盐酸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对A做功为焦;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对A做功的功率为瓦;
(3)图内中弹簧测力计对物体A没有做功,原因是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等于米。
(1)如图所示为加入某种固体药品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的示意图(不考虑离子大小关系),则加入的固体药品可能是(填字母)。
A.氧化铁 B.氢氧化钠 C.氧化铜 D.氯化钡
(2)反应后的四支试管中有一支为无色溶液,小金只向试管中加入一种试剂就确定了溶质的成分,则加入的试剂为。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 。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
现象/试剂/操作 | 稀盐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蒸馏水 | 白醋 | 小苏打溶液 |
滴加2滴紫甘蓝汁 | 红色 | 绿色 | 紫色 | 红色 | 绿色 |
该同学想:白球碰撞后立即静止,被撞的球是以白球撞前相同大小的速度运动出去的吗?通过了解和初步实验,他发现只有当体积和质量均相同的两球,而且球心在同一直线上相碰时,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
为进一步探究,他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将一个两端翘起、中间水平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相同的台球A、B,将B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A球置于轨道左端斜面上某处,测出该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 , 如图所示,释放A球,撞击后,A球静止,B球向前运动并冲上轨道右端斜而能到达的最高点,测出该点的高度。通过比较与的大小关系即可作出判断。
(1)甲实验通过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但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简要写出补充的实验。
(2)实验结束后,小组的同学对乙实验中无色溶液溶质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三:硫酸钠和硫酸。
小明认为猜想二一定错误,原因是。
【设计实验】要证明猜想三成立,下列试剂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镁 D.氧化铜
实验次数 | 钩码所受重力G/N | 提升高度h/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2 | 0.1 | 1.0 | 0.3 | 66.7% |
2 | 4 | 0.1 | 1.7 | 0.3 | 78.4% |
3 | 6 | 0.1 | 2.4 | 0.3 |
(1)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C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色。
(3)取C物质的水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稀硝酸和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利用此法可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1)所需要的测量器材有体重计、刻度尺和秒表;
(2)如表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
人的质量m/kg | ___________ | 总时间t/s | 功率P/W |
表格第一行第二格的横线处应填上:;(表格第二行空格不需要填写数据)
(3)写出计算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功率的表达式:P= (利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若小明同学在做的过程中逐渐体力不支,每做一个引体向上需要用的时间变长,那么他做引体向上功率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合金类型 | 低碳钢 | 中碳钢 | 高碳钢 |
碳的质量分数 | 低于0.3% | 0.3%~0.6% | 高于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