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 | 血浆 | 胰液 | 胃液 | 胆汁 |
pH | 7.35~7.45 | 7.5~8.0 | 0.9~1.5 | 7.1~7.3 |
材料 | 密度(克/厘米3) | 化学性质 | 熔点 | 强度 |
铝合金 | 2.7 | 在潮湿空气中不易氧化 | 660 | 较低 |
铝 | 2.7 | 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 | 660 | 较低 |
小明各取少量上述粉末分别放入试管,加足量水充分溶解。
(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
(2)古人挖煤时,先打通竹子中的节,并将一端削尖,插入煤层中,待“毒气”沿竹子内部通向高空后,矿工再下到煤井挖煤。这种做法主要利用的瓦斯的性质是。
(3)在现代,人们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毒气”中的硫化氢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H2S=+2H2O,请将空格处补充完整。
①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④将剩余固体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⑤往容器内滴加无色酚酞,如果没有变色,说明溶液中没有硫酸
(1)操作Ⅰ的名称是;
(2)A物质的化学式是;
(3)加入适量H2SO4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
②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倒入毫升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
③从加入盐酸开始,每隔30秒,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读数分别为毫升、毫升……,直至量筒中水的体积不变为止,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读数为。
④用等量和盐酸替换的盐酸,重复实验步骤②③;
⑤取等量的铁片替换锌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
实验结论:恒温下,盐酸的质量分数越大,金属反应越快。
模型评价表
评价指标 | 优秀 | 合格 | 待改进 |
指标一 | 能除去大部分污染气体 | 能除去小部分污染气体 | 不能除去污染气体 |
指标二 | 能通过实验现象说明煤燃烧产生 | 有实验现象,但不能说明煤燃烧产生 | 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
指标三 | 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 能通过一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 不能通过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
【查阅资料】
资料1:固体酒精并不是固态的酒精,而是将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资料2:酒精的化学式为。
资料3:氯化钡、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红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 清液中有碳酸钠 |
①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②小明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变红。据此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小明在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甲 乙 丙
小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铁钉腐蚀的研究,如图甲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①中几乎没有生锈、②中铁钉稍有锈蚀,而试管③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④、⑤中铁钉严重锈蚀。
序号 | 实验I | 实验Ⅱ |
实验方案 | ||
现象 | 溶液颜色始终呈黄色 | 溶液逐渐由黄色变浅绿色 |
综合分析上述二个实验,试管④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可能是。
温室效应气体 | 温室效应指数 | 对地球温室效应贡献百分比 |
二氧化碳 | 1 | |
甲烷 | 21 | |
备注:温室效应指数是指以二氧化碳为基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
①取少量废液,滴加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②向废液中滴加溶液,测得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测量 | 第二次测量 | 第三次测量 | 第四次测量 | |
加入溶液的总质量 | 10 | 20 | 30 | 40 |
生成沉淀总质量 | a | 0.5 | 1.5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