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

更新时间:2024-12-05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期中)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 . 经济方面探索 B . 技术方面探索 C . 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 . 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 2. (2024八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期中) 孙中山在《伦敦被难记》中回忆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主张但遭到拒绝的经历时写道:“吾党于是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据此可知孙中山进行革命的原因是(     )
    A . 充分意识到清王朝的腐败 B . 改革的方式在中国行不通 C . 西方思想文化的广泛传播 D . 中国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 3. (2024八上·北碚期中) 张鸣在《共和中的帝制》中写道:“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之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加剧。”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
    A . 军阀割据,百姓获益 B . 政局动荡,人民困苦 C . 丧权辱国,分崩离析 D . 维护共和,扩张军队
  • 4. (2024八上·北碚期中) 《复兴之路》写道:“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该事件(     )
    A .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B . 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发展 C . 见证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D . 扼杀了近代化探索之路
  • 5. (2024八上·宜春期中) “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定……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材料中的历史事件(       )
    A . 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B . 拉开了维新运动序幕 C .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 . 成为了近代化的开端
  • 6. (2024八上·增城期中) 下表是一本历史书的部分目录,列举的是中国近代发生的部分大事。这些事件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20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4

    第6课戊戌变法................................. 28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 32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7. (2024八上·邳州期中) 2020年9月17日,定远舰的残骸被打捞出水。定远舰从沉没,到最终被发现、打捞,间隔了125年。这些残骸为我们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
    A . 文献史料 B . 影像史料 C . 口述史料 D . 实物史料
  • 8. (2024八上·邳州期中)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 . 促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 . 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 .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9. (2024八上·重庆市期中) 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官兵舍生忘死,猛冲敌舰;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等人长时间以一敌十,直到舰身下沉,仍然继续开炮击敌。他们的英勇行为(     )
    A . 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 B . 展现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C . 加强了中国的海防建设 D . 促进了黄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 10. (2024八上·重庆市期中)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了如下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     )

    企业名称

    地位

    后世发展

    汉阳铁厂

    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

    武汉钢铁公司

    江南制造总局

    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工业

    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轮船招商局、中国招商银行

    A .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 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 11. (2024八上·泸县期中) 下面的材料为一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该人物传记最有可能是(     )

    革命思想的悄然萌发

    走向民主革命之路

    为革命事业奔走海外

    成立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的诞生

    A . 《康有为传》 B . 《梁启超传》 C . 《陈独秀传》 D . 《孙中山传》
  • 12. (2024八上·沙坪坝期中) 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用“三个伟大”来评价孙中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领导创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这个政党是(     )
    A . 兴中会 B . 华兴会 C . 光复会 D . 中国同盟会
  • 13. (2024八上·沙坪坝期中) 1903年,来自重庆的年仅18岁的他出版《革命军》一书,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章太炎为之作序。书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军》一书风行海内外,畅销一百余万册。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A . 邹容 B . 徐锡麟 C . 陈天华 D . 蔡元培
  • 14. (2024八上·吐鲁番期中)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资产阶级维新派号召变法图强 B .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C .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D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5. (2024八上·廊坊期中) 胡乔木同志曾说:“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这一“伟大事变”(       )
    A . 使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B . 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C .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16. (2024八上·潮州期中) 如下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7. (2024八上·南京期中) 五四运动后期,共产党早期组织积极创办《劳动界》等刊物。这说明(     )
    A .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B . 新文化运动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C . 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D . 中国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
  • 18.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记载:“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____)
    A . 领导工人运动,夺取中心城市 B . 建立革命军队,领导广州起义 C . 与国民党合作,实现全国统一 D . 确定“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 19.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勉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除……外,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勉电的背景是(____)
    A . 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B . 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 . 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 .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 20. 1942年1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报道中的“大捷”是指(____)
    A . 淞沪会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武汉会战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 2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一变化表明(____)
    A . 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已取代阶级矛盾 B . 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拉开了序幕 C . 阶级矛盾缓和,国共实现全方位合作 D . 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 22. 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共产党兵力总数占据优势的原因是(  )

    A .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的战果 B . 打退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C . 开展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D . 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 2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巨大贡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②①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③①②
  • 24. 1947年至1949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累计达148万人,山东解放区先后有59万青年参军,还有700万民工随军征战。据此可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A . 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 . 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C . 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D . 激发广大农民革命积极性
二、材料分析题
  • 25. (2024八上·张家港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而从中国输入茶、丝等物。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中英贸易的概况。(可以摘抄原文)
    2. (2) 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呈什么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3. (3) 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对比中英贸易商品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 (4)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是非判断能力不强,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作为青少年之一,你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 26. (2024八上·麦积期末) 某学校八年级某班准备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知识竞赛”。高原同学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帮他解决问题。

    [开天辟地谱新篇]

    材料一   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材料中的“它”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当时“它”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星星之火可燎原]

    材料二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记者风趣地说:“1927 年,老蒋够厉害的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2)材料二中的“孵出小鸡来”是指什么?   8月1日是建军节,这节日的由来与哪一事件有关?   

    [功重千古永不忘]

    材料三

    (3)图一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这次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成长道路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图二反映的是日本向中国递交投降书的场景,促使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图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其历史地位如何?

    [责任使命铸辉煌]

    材料四   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97载风雨坎坷,砥砺中国人民的奋进意志,考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穿越革命战火的硝烟,接受建设激情的洗礼,把握改革时代的脉动,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一个文明古国走向复兴、惠及人类的崭新道路,彰显了一个政党坚不可摧的宗旨信念和始终不渝的责任使命。

    (5)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从中华民族各项辉煌的成就中得到的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