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两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4-12-05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写在表格相应题号的空格里。(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八上·成都期中) 曾在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服务的美国人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它(鸦片战争)不过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马士(    )
    A . 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 . 是站在清朝统治者立场上来认识这场战争 C . 从根本上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根源 D . 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和鸦片贸易的罪恶性
  • 2. (2024八上·端州期中) 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
    A . 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 B . 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 . 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D . 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 3. (2024九下·肥西模拟)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 协定关税的影响
  • 4. (2024八上·端州期中) 据《粤海关志》载,19世纪以前,广东省内的蔗糖大部分汇聚于广州出口或者转往内地。之后,粤东的糖不再经广州出口而是汇聚于汕头出口或转运内地,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 . 广州外贸中心地位被汕头取代 B . 东南沿海蔗糖生产被列强控制 C . 西方糖商对广州经济失去信心 D . 列强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 5. (2024八上·端州期中) 1861年,法国巴特勒上尉给雨果的书信中自豪的表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我们两国共享之荣耀。雨果则在回信中痛斥:“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雨果眼中的“强盗行为”指的是(     )
    A . 旅顺大屠杀 B . 火烧圆明园 C . 割占香港岛 D . 攻占紫禁城
  • 6. (2023八上·成都期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消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 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与此相当。由此可知,列强主动"助剿"的主要目 的在( )
    A . 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 B . 保障在议定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 . 帮助清廷镇压农民反抗 D . 维护其在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
  • 7. (2024八上·端州期中)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联合起来,就变成了比较强大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
    A .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 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 .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 . 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 8. (2024九下·柳州模拟) 章开沅认为太平天国是单纯农民战争兼具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按其社会内容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但按其斗争手段来说,却是单纯农民战争”。能够体现其“资产阶级”的是(     )
    A . 写成《资政新篇》 B . 创立“拜上帝会” C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 . 建立起政权组织
  • 9. (2024九下·胶州月考) 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 . 是近代成功的农民起义 B . 摧毁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C .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D . 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深远
  • 10. (2024八上·端州期中) 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内外运输业务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 . 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 . 培养了一批近代企业管理科技人才
  • 11. (2024八上·端州期中) 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表中三类学校的兴办目的是(     )

    类别

    时间

    数量

    地点

    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 广州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A . 传播变法维新思想 B . 抗击义和团巩固封建统治 C . 推动反帝爱国运动 D . 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 12. (2024八上·端州期中)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近代中华民族的观念开始形成。材料说明甲午战争的失败(     )
    A .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 加重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C . 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 . 增强了清政府的军事实力
  • 13. (2024八上·端州期中)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极为愤慨地写下了:“此次和约,其割地驻兵之事,如猛虎在门,动思吞噬;赔款之害,如人受重伤,气血在损;通商之害,如鸩酒止渴,毒在脏腑。”由此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     )
    A .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 .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全面瓦解 D . 进一步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 14. (2024八上·端州期中) 1898年5月,梁启超联合百余人上书,请求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根据亲身经历过百日维新的人们回忆说:“(当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材料说明维新变法运动(     )
    A . 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B . 改革措施均无法实现 C . 促进了人民思想解放 D .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 15. (2024八上·端州期中) 随着《天演论》的传播与推广,严复所推崇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步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成为革命派鼓吹革命的思想武器。不革命就无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成为近代中国的普遍共识。材料旨在(     )
    A . 阐述技术革新的迫切性 B . 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C . 鼓吹民主共和的必要性 D . 强调民主科学的进步性
  • 16. (2024八上·端州期中) 下列史实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1853年英国公使曾把《南京条约》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但太平天国的领袖不仅没有承认,还明确宣布不许再卖鸦片。

    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伤多人,迫使联军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

    A . 建立农民政权 B . 反对清朝统治 C . 信仰民间宗教 D . 反抗外来侵略
  • 17. (2024八上·端州期中) 《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不仅要赔偿9.8亿两,而且要求清政府派大臣去西方“道歉”赔偿,并处分了若干官吏。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
    A . 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 B . 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 C . 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 D . 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8. (2024八上·端州期中) 伴随着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来自西方的机器制品夺走了中国小生产者的饭碗,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驿站夫、水手、店员的饭碗。因此,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的举动说明(     )
    A . 抵制西方器物成为国人共识 B .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 C . 朴素反帝爱国主义情绪浓厚 D . 义和团旨在建设农民政权
  • 19. (2024八上·端州期中)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此后,革命派的武装起义由间歇变为频繁,一大批参加维新运动的知识分子也都投到革命的旗帜下来了。这反映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
    A .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 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 . 促成了三民主义的实现 D . 终结了清王朝腐朽统治
  • 20. (2023八上·句容期末)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 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的这段论述, 突出地体现了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 )
    A . 驱除鞑虏 B . 恢复中华 C . 创立民国 D . 平均地权
  • 21. (2024八上·端州期中)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萍浏醴起义 B . 义和团运动 C . 镇南关起义 D . 黄花岗起义
  • 22. (2024八上·端州期中) 下面图表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史事

    1911年10月—1912年

    江西九江独立,江西军政府成立,中国同盟会员李烈钧任都督

    1911年10月29日

    山西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组成山西军政府

    1911年11月9日

    上海军政府成立

    1911年12月21日

    安徽军政府成立

    A . 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 . 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C . 辛亥革命有统一的组织 D . 辛亥革命赢得民众支持
  • 23. (2024八上·端州期中) 图片是凝固的历史。通过观察下图,可知(     )

    A .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 列强商船航长江 C .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 武昌起义的过程
  • 24. (2024八上·端州期中) 中华民国建立后改用民国纪年法,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这一年是(     )
    A . 民国十一年 B . 民国十二年 C . 民国十三年 D . 民国十四年
  • 25. (2024八上·端州期中) 有人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否定了两千多年的皇权体制,肯定了民主自由原则。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条文是(     )
    A .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C .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D .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26. (2024八上·端州期中) 孙中山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抨击的是(     )
    A . 复辟帝制 B . 清朝统治 C . 军阀割据 D . 二次革命
  • 27. (2024八上·端州期中) 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袁世凯修改的目的是(     )
    A . 成为正式大总统 B . 为复辟帝制铺垫 C . 进一步完善约法 D . 巩固民国的统治
  • 28. (2024八上·端州期中) 历史叙述是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主观认知。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在壮烈牺牲 B .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起义 C . 1912年2月,宣统皇帝下诏退位 D .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 29. (2024八上·端州期中)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故要使“国民根本之进步”,陈独秀认为必须(     )
    A . 发动暴力革命 B . 改良政治制度 C . 解放民众思想 D . 维护清朝统治
  • 30. (2024八上·端州期中) 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也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据此判断,胡适和陈独秀希望(     )
    A . 传承文言文 B . 派遣留学生 C . 普及白话文 D . 推崇德先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7分,33题11分,共40分)
  • 31. (2024八上·端州期中) 历史遗迹和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着中国如何在近代一步步陷入屈辱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个船锚】

    材料二: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镇远舰船锚

    1895年,清政府在战争中战败,曾是北洋海军中坚力量的镇远舰被日军俘获,编入日本海军舰队。在日本服役多年后,1912年4月6日在横滨被解体。

    为炫耀战绩,日本在战后将镇远舰上的大铁锚陈列在东京上野公园。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作为战胜国,在中国海军人员的要求下,镇远铁锚终回国内。

    【一条胡同】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按照西历1901年……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 (1) 材料一中,英国人将“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是因为签订了哪一条约?该条款的内容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回顾船锚回归祖国的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 32. (2024八上·端州期中)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需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

    【实现中国梦,重要的改革尝试】

    材料二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实现中国梦,伟大的革命尝试】

    材料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实现中国梦,需脱胎换骨的思想】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编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倡导者”想通过什么运动实现他们的“梦想”?他们发动这一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你认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只能“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4. (4) 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各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
    5. (5)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 33. (2024八上·端州期中) 历史人物在各自的时代洪流中引领风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梁启超和孙中山大事记(部分)

    1873年,梁启超生于广东新会。12岁入广州学海堂。16岁中举人。22岁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由此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3岁任《时务报》主笔,撰写《变法通议》等文章,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25岁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27岁发表《少年中国说》,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42岁参加护国运动。52岁任清华研究院导师。1929年病逝于北平。

    ——摘编自吴其昌《梁启超传》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2. (2) 根据材料,对比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时代大潮中的救国实践有何异同。
    3. (3)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5个时间信息,参照孙中山大事记的格式、内容,为梁启超绘制一份年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