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12-25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4高一上·惠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 “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早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英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杂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 “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强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休,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 “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站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休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 “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羡起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换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农业,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刀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地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能够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中新网2019年12月2日)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谍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 . 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C . 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 . 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的现代化绕不过去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也会为现代化提供滋养。 B . 随着现代化建设,乡村的社会基本秩序已经纳入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C . 乡村环境类化起来,乡村就会更具魅力,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D . 只有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发展,农业转型需要政府引领、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撑。
    3. (3) 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
      A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 安土重迁,落叶归根 C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 (4) 材料三的五个段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请简要说明。
    5. (5) 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一观点在材料二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分析。
  • 2. (2024高一上·惠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是门前一条河 (节选)

    刘澍德

    散会了,苏震九急匆匆向家里走。他步迈得大,手甩得高,到了门口,腾地跳进堂屋 , 脚步还没放稳,就大喊一声:

    “奶奶! ”

    奶奶霍地全身一哆嗦,就像凭空听见一声炸雷那样。她正蹲在灶台角落里,闭起眼睛等候着水涨饭熟。她睁开老眼,知道什么事也没发生,就说:

    “你这造孽的小子!看,奶奶的魂险些让你吓走啦!”她做出生气的样子,眼睛怒视着震九。写完了,不由呵呵地笑起来。孙子像打架得胜的小公鸡,插着两条胳膊,眼睛闪光,精神抖擞地站在面前:

    “奶奶,我们要在门前给你造出一条河! ”

    “嗯,又来哄人啦,哄人啦!挖河?在山半腰?好简单!”奶奶闭上眼,连连摇头。

    “不消一个月,你出门看看,一条比你念叨的那条还要大的河,就要在你面前淌过去! ”

    奶奶六十八岁了。她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一个也没落,除了鬓角抹起一点白霜,脸上多起几条寿纹以外,时间对她似乎并没产生什么影响。听见孙子把修河说得这么神气活现、轻而易举,她很麻利地站起来,指着孙子说:

    “你们如果造出一条河,奶奶饭不吃,一口气把它喝干! ”

    “奶奶啊,宁吃过头饭,奖说过头话。人家要泡七八千亩田啦!喝干!喝干倒不用,只希望你老人家不要再想念那个老家就行啦! ”

    震九喜欢新村,他跟许多青年人一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喜悦和信心,勇敢地去迎接,勇敢地去创造。为了修水库,让他搬到露天去住都行,何况新居又是这样好呢!新盖的北房,楼上楼下,都是红松到顶,比起下营的老屋好多了。拿外景来说,屋后靠着山,门前有远山,四周围鋊豁亮亮,不像老家那样,山像影壁似的横在屋前,走出大门害怕碰到鼻子。可是尽管你说好,奶奶硬是要挑眼,因为门前缺少那条河。

    奶奶挑眼并不错,这个小坝子,地势很高,种田靠天雨,战菲靠井水。奶奶从记事直到六十八岁,全是活在河边上。修水库迁移,她不埋怨,因为那是为了大家好。但是选了这样的地方建新村,她可大有意见。她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如果对于生产和生活全不方便,凭你环境再好,住宅再考究,她也不会高兴的。但是,她的不满,一直闷在心里。可有时候,媳妇孙子不在家,自己到井上来打水时,就忍不住发火了。 “山上无树不算山,家边无水不算家! ”她更觉得老家好,更加想念那条小河了。

    吃过早饭,奶奶正在收拾屋子,忽然听见外面人喊马叫牛哞哞,声势比赶州街还热闹几倍。出门一看,原来是开沟修河的大军来到了。全社的男女老少,流水一般.胡着新村汇来。人马到齐之后,分成两个大队:一队劈山,队挖河。一声炮响,全休开工。小坝子里立刻沸腾了:人声、车声、挖土声、打钻声、伐木声,混成一片。

    奶奶教眼前发生的事情弄得眼花缭乱,一直站在那里发愣。第二天,天一亮就吃了早饭。在做饭时,奶奶一顿煮了一天的饭,今日,她要参加挖河,才故意这样干的。看见奶奶要出工,儿子劝,媳妇也劝,奶奶无论如何也不放下锄头。她说,她一定要和大家一同挖好这条河。看见奶奶来到了工地,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向她表示欢迎。大家像早已熟识似的,问她迁到新村以后的生活情况。好说好笨的郭老奶也来向她逗父说: “挖出这条河,就不消再回下营去看了。”奶奶虽然劳动了一辈子,但在这样的大场合,同这么多人一起干这样一件大事情,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

    奶奶虽然年近七十,干活的劲头并不比小辈人差。人家挖几方,她也挖几方。这倒不是为了挣工分,而是怕给下营人丢脸。她一边挖土,一边拿眼睛瞄着河道的来龙去脉,估量河水是不是绕到新村的门前。

    开沟和䢌河的工程,按原定日期完成了。直到放水那天,奶奶才知道,开出来的河水,是从水库杂的,现在门前这条河,还是从前门前那条河,它像个老朋友,不辞翻山越岭、道路崎岖的辛苦,又来和真心热爱它的人们相会了。

    从放水起,奶奶在门前一直站到现在。水在奔流,人在欢呼,她乐得心都哆嗦起来了。哪个自然观赏家能够像她这么真诚,这么专注,对于面前景物这样倾心的爱呐! 有了这条大沟和这条河水,新村这个坝子,好像忽然亮起来了,美起来了,显得更有生气了。 “人呐,真真是了不起啊!”她大声对自己说着, “只要劲头一来,捋捋袖子伸出手,山也可以移动,水也可以搬家……同是门前一条河,可是这条草河,比从前下营的那一条;大不相同了。”

    她走下河坎,蹲下身子,从河里捧起一捧水,低头尝一下,清清的水又凉又甜——是草河里的水啊!

    水从手指缝一下便漏完了。她重新又捧了一捧,低下头去,一口气把它喝完。她觉得遍体清凉,好像又年轻了。

    小河汹汹涌涌地向北面流去,唱着歌子奔入烟波浩荡的长湖。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你们如果造出一条河,奶奶饭不吃,一口气把它喝干”,展现了奶奶对孙子经常哄骗自己的不满和对修河一事的质疑。 B . 无论是对于新村的面貌还是即将开始的修河一事,苏㸕九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展现了青年一代积极投身新生活的风貌。 C . 新村虽然居住环境、住宅都很好,但奶奶认为生产和生活方面却没有老家方便,所以搬入新村后一直闷闷不乐。 D . 奶奶看见男女老少一同开沟修河的场景,不禁受到感染,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修河队伍中来,可见她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她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一个也没落……”,小说中对奶奶身体状况的描写,为后文她和年轻人一样投入到修河劳动中作了铺垫。 B . “人声、车声、挖土声、打钻声、伐木声,混成一片”用声音的混杂交汇简洁生动地展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C . 小说借助奶奶的独白来展现其思想的转变,有大功告成的兴奋、得偿所愿的幸福,也有对民众力量的赞叹。 D . 小说结尾写奶奶品尝又凉又甜的河水时,写到“一口气把它喝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奶奶对新河建成的激动心情。
    3. (3) 小说中的两处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 (4) 小说以“同是门前一条河”为题,有怎样的含意?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 3. (2024高一上·惠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杀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鼠痰。江州刺史檀道济往侯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 “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注],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吏谕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贪酒具,于半道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二儿弁蓝寒既至欣然便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曾,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逢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遨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饯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赏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辞,便语容:“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侯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三径之资:隐居生活的资本。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渊明有脚A疾B使C一门生D二儿异E篮舆F既至'G欣然H便共Ⅰ饮酌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解归”与“天下归心” (《短歌行》) 两句“归”字的含义相同。 B . “潜也何敢望贤”与“西北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两句中“望”的含义不同。 C . “延之临去”与“别君去兮何时还”(《梦游夭姥吟留别》) 两句中“去”字的含义相同。 D . “元嘉”与白居易《琵琶行》小序开头“元和十年”中的“元和”均为皇帝的年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少有高志,博学多识,搜写文章,卓尔不群。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创作的《五柳先生传》是他的真实写照。 B . 陶渊明双亲年老,家里贫穷,无奈之中担任了州祭酒,但不能胜任职务。此后,朝廷和地方多次征召,他辞不就职。 C . 陶渊明躬耕自给,贫病交加。㯛道济用贤者应在政治清明时入世之理劝导他,并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让檓道济离开。 D . 陶渊明清高自赏,率性洒脱。王弘想结交,却请不来他,只好经由庞通之设宴邀请。颜延之留给他的钱,他全部送到酒家。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江州刺史楼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②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5. (5) 陶渊明为什么不愿做官?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4. (2024高一上·惠城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早发竹下①

    【宋】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此诗写于诗人徽州任内。②吹:通“炊”。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先点明出发时的情景,穿好晨装,跨马出行, “破小寒”点出出行之早,写“散疲顽”暗含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 B . 颈联的“当树直”描写从村落升起的炊烟呈笔直之状,暗示无风,还使人联想到炊烟下庄户人家生活的安宁,其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不同。 C . 尾联“正在有情无思间”承上“迎客”而来,写出动听的鸟鸣让诗人心驰神醉,鸟儿们是真的有情还是出于无意,他恍恍惚惚难以分清了。 D . 全诗有情有景,情与景会,诗人不仅把沿途景物的外貌特征准确地描摹出来了,而且还把自己观景时的愉悦心情融入到了景物之中。
    2. (2) 本诗颔联景物的描写非常巧妙,请简要赏析。
  • 5. (2024高一上·惠城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像陶渊明高呼“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入邪”那样,发出“”的激越之音。
    2. (2) 《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的句子是“”。
    3. (3) 古诗词中的“狼猴”意象并非诗人信手而用,大都寄寓了某种情怀。比如杜甫的《登高》中“”借狼啼营造悲苦凄清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借狼啼表达凄凉之情。
    4. (4) 《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了一幅安定祥和的田园生活图画,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也有类似农村环境的描写。
    5. (5) 《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紧接着诗人用“”的佳句描绘了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
  • 6. (2024高一上·惠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11月16日——19日,音乐剧《三星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走进剧场大厅,一股强烈浓郁的古蜀国气息扑面而来:徐悲鸿之孙、画家徐琪焕制的油画版海报、硕大的青铜面具复刻版、剧中女主人公佩戴的金色翅膀,一一陈列在大厅的正中央,每一件都①____,引得观众们“沉浸式”打卡留念,为这个寒冷的冬天更添一份暖意和生趣。

    灿烂星空下,古蜀国的角色站在高处,以期盼的眼神望着考古现场正在进行紧张挖掘的现代考古队队员。随着一声惊呼“挖到了” , 又一件文物②____。全场宴时沸腾起来,两个时空的人合唱: “如果有种力量,能够穿越时空;如果有些生命,可以获得永恒;如果有人相信,世界会有奇迹,就来共赴这场星空下的约定。”③____的歌声在剧场回荡,观众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音乐剧《三星堆》北京站演出现场,一场古蜀文明与现代考古的奇妙相遇正在上演。

    作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音乐剧经过20年发展,从引进原版剧目,到打造原创剧目,再到将原版剧目改编成中文版,实现了“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转变,当下文艺创作讲好中国故事的热门选项。音乐剧《三星堆》让古蜀文明与现代考古相逄,让音乐剧与传统文化相逢,更提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④____的相遇机会。相信随着更多浸润中国风、充满中国味的优秀音乐剧作品登上世界艺术舞台,中国原创音乐剧,中国文化将拨动越来越多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观众的心弦。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 ②; ③
    2. (2) 下列句子中使用的引号,与选段画横线句子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 (茹志鹃《百合花》) B . 这个 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叶雨婷《“探界者”钟扬》) C . 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充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D . 文华图书科学校是当时中国唯一讲授图书馆学的高等学府,它拥有一个图书馆,叫作“公书林”。(王佐良《上图书馆》)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5分)
  • 7. (2024高一上·惠城期中)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请以“带你走近    ▲    ”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