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12-26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25分)
  • 1. (2024九上·诸暨期中) 一位同学在朗读素材时,对几处字音字形不太确定,请你帮他梳理。

    我从东方来,

    从汹yǒnɡ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艾青《黎明的通知》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yè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穆旦《春》

    我是干瘪的稻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

    两三朵婷,披着情绪的花。

    ——林徽因《记忆》

  • 2. (2024九上·诸暨期中) 一些意象和典故在新诗、古诗词中都有使用,请你完成梳理

    新诗

    古诗词

    归纳点评

    天空含着一个古老的月亮,

    我含着一颗怀乡的心 。

    ——李少君《远望》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两首诗都通过写“月”,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

    我愿我们的生活像一片片白帆,

    永远寻求不冻的港。

    ——刘湛秋《帆船》

    ——李白《行路难》

    三首诗都通过写“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啊!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两首诗都用了“雪”这个意象,象征生活中的苦难。

    假如没有你,太阳,

    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

    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

    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艾青《给太阳》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两首诗都写了“太阳”,情感却截然不同,艾青借歌颂太阳,表达了,刘长卿写太阳落山,展现凄凉萧索的氛围,烘托郁郁不得志之情。

    樵夫应该还在山中砍柴,

    对弈仙童,早已不知去处。

    ——曹宇翔《烂柯山上》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两首诗都用了“王质烂柯”典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心怀满腔悲愤与哀叹,

    抱石纵身投入汨罗江水,

    竟让华夏为你感伤了两千余年。——王飞《魂兮归来》

    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两首诗都用了“屈原投江”典故,表达了对空有报国才志却不得重用的先贤的惋惜。

  • 3. (2024九上·诸暨期中) 请你参考示例,任选一张古诗卡片,将其改写成一节现代诗。要求:保留原作主要意象,体现原作意境;可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丰富诗歌意蕴。可用“/”表示分行

    【古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改写示例】

    乌鸦的哀呜/穿透了江边结霜的老枫/月亮落下化作跳跃的渔火/客船中枕着寒风的/是颠沛的愁容 

    【古诗卡片A】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古诗卡片B】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4. (2024九上·诸暨期中) 一位同学想在《艾青诗选》中选一首配乐朗诵。请参照示例,在备选诗作中选一首,从备选的背景音乐中选一首与之匹配,并阐述理由。

    【示例】 我选朗读《我爱这土地》,配乐《多情的土地》。《我爱这土地》通过鸟儿对土地的忠诚,表达了艾青对国家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光明的热烈向往,感人至深。所配乐曲深沉细腻,情感真挚,令人感动。两者相得益彰。

    ★备选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

    背景音乐备选

    音乐简介

    《皮尔金特第一组曲》

    爱德华·格里格的管弦乐组曲,肃穆雄浑。

    《多情的土地》

    施光南作曲,厚重深情的旋律显示出的深沉的历史感。

    《月光下的云海》

    久石让的作品,缓慢忧伤

  • 5. (2024九上·诸暨期中) 通常人物在小说文本中的第一次正式出现被称为“人物出场”,《水浒传》中的“人物出场”设计精心,请一起参与整理完成下表。

    作 用

    举 例

    塑造人物

    a.描外貌:如第十四回“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这是①(人名)的出场。

    b.展性格:如第十八回“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 这是②(人名)的出场。

         

    a.牛二出场被杨志杀死,使得杨志被发配到大名府。

    b.“踢杀羊”张保出场,才有了石秀与杨雄相识并结拜为兄弟。

    调控节奏

    如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④】(补全回目),其中林冲所打人物的出场使得小说的节奏即刻变得紧张起来。

二、文学作品阅读(21分)
  • 6. (2024九上·诸暨期中) 阅读

    小巷斫琴人

    刘学刚

    车从东关大街驶入鞠家村东巷,仿佛喧哗的瀑布跌入沉静的潭水,座座平房古朴安静,一如水底的礁石。小巷中有琴声流淌,还有歌声,犹如随流飘扬的桨声渔歌,透露出古密州淳朴温和的民间韵味。

    寻声暗问,弹唱者是一位叫李加涛的斫琴人。渐次响亮的弹唱声暴露了他的栖身地,城中村一个简朴幽静的民居。黑漆大门开着。两间南屋和三间北屋守护的小院,优雅得让人内心一颤。东植荷花,西育芭蕉。南屋外墙上挂着三五竹筒,竹筒开裂处有马齿苋探出许多细嫩的茎,开出红的、黄的、粉的小花,就像在乡野上那样,坦然率真,健康茁壮。

    一个清瘦的男子迎了出来。他四十出头,脸庞瘦长,看上去很像文弱的书生。这个腼腆羞涩的男子是诸城百年以来第一个斫琴人。民国初年,诸城派斫琴师北上南渡,诸城古琴之音成了人们绵长而忧伤的回忆。

    李加涛缘何结谊斫琴,他的故事有无奈,有忧伤,也有咀嚼不尽的幸福。大李曾在一家大型木器厂上班,妻子是木器厂的女工,夫妻俩就像螺栓螺母一样,牢固着一个温馨的小家。后来,企业经营不善,夫妻双双下岗。妻子的满面愁容和儿子的无邪笑容犹如两张碟片反复播放,尖细的唱针划痛的是他的心。他像一截被抛弃的木头,唤醒他的是铁锯刨子。他蹬着三轮车,拖着铁锯刨子木头,以及沉重的家庭负累,穿梭于各个居民小区,给人家打家具、搞装修。他起早贪黑,午饭冷馒头蘸热水,晚上铺几块木板,睡在工地上。就在个人创业稍有起色之时,那些吃过的苦、遭过的罪,无情地折磨着他的胃部。等他做完胃部切割手术,在病床上费力地用手臂撑起瘦弱的身体时,恍惚中,他看见一块木头被分解,被剥离,被暴晒,被淫雨侵袭得处处霉斑。

    凡俗日子就是一堆坚硬粗糙的木头,只有诚实生活的人才像铁锯那样投入,发现木头的纹理之美。仿佛一个溺水者,搭救大李上岸的是一块木头。

    多年以后,大李依然记得那个秋日的黄昏,在暮霭洒入庭院,儿子鸟雀一样蹦蹦跳跳的脚步让暮色变得温暖迷人。开学第一天,儿子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古琴社团,央求爸爸给他准备一张古琴。在无力购买和无力出门打工的双重困境下,大李的目光落在庭院里那堆长长短短的木头上,那些走失的木屑如雪花飘然而至,而后,锯木声、刨木声、敲打声,以及咳嗽声,宛若梦境一般出现。他要给儿子斫一张古琴,让粗糙的木头涅槃重生,长出绿叶的手指,长出鸟鸣和南风的合奏。

    古琴的斫制时间漫长,斫制、灰胎、推光等每一步均须精细打磨。大李告诉我们,他专事斫琴以后,把儿子用过的那张古琴命名为“凤来仪”,那是他斫木求音的初始,寻常木头由笨拙的家具朴素转身,成为接通人间天籁与良操美德的乐器。那张耗时半年的古琴经由儿子的手进入校长的视野时,校长就像看见了传说里的大舜古琴一样,惊得张大了嘴巴:这是诸城人斫制的古琴!

    大李斫琴已十年。斫一张琴,须一百多道工序,斫制三年。其中,髹漆最为耗时。说到漆,大李不说大漆致人过敏,而把它视为牙齿锋利的动物:大漆“咬”人呢,不要碰琴板。回忆被大漆“咬”过的情形,大李依然心有余悸。初学斫琴的他,不知道看似如稀泥一样柔软的大漆,却像野兽一样桀骜不驯。他未戴手套口罩,赤手上阵。结果,手臂、脖子、腿脚都被大漆“咬”出红红的小疙瘩,越挠越痒,疙瘩越多,疼痒难耐,呼吸困难,就像喉咙里塞了一块木头,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苦不堪言。斫琴,是双手在木头上的一次危险而快意的旅行,是用大漆灰胎将高山流水、清风明月永久贮存的一次精神冒险。

    南风缓缓吹,古琴悠悠响。我们踏上归途时,依稀有琴声萦绕耳畔。木头是斫琴人和丝弦唤醒的,而木头和丝弦又唤醒了一个木匠。他在琴胚上精心雕刻着图案,雕刻着美好生活。 

    (有删改)

    1. (1) 根据文章内容,将思维导图填写完整。

    2. (2) 研读,品文章之味。

      研读内容

      研读路径

      车从东关大街驶入鞠家村东巷,仿佛喧哗的瀑布跌入沉静的潭水,座座平房古朴安静,一如水底的礁石。小巷中有琴声流淌,还有歌声,犹如随流飘扬的桨声渔歌,透露出古密州淳朴温和的民间韵味。

      ①关注开头。请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是诸城人斫制的古琴!

      ②关注句子重音。请从重音角度设计句子的朗读并简述理由。

      他要给儿子斫一张古琴,让粗糙的木头涅槃重生,长出绿叶的手指,长出鸟鸣和南风的合奏。

      ③关注语言表达技巧。请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木头是斫琴人和丝弦唤醒的,而木头和丝弦又唤醒了一个木匠。他在琴胚上精心雕刻着图案,雕刻着美好生活。

      ④关注结尾。文章结尾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1分)
  • 7. (2024九上·诸暨期中) 阅读下面的三组材料,完成下面8-10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为啥越来越多人爱上了“新中式”?

    ①巴黎奥运会上,18岁的自由式小轮车运动员邓雅文夺金后,头戴发簪,向世界展现东方之美;年轻人身穿汉服,走在城市街头、旅游景点,成为一道风景;传统服饰元素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等专业舞台,频频引发关注。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服饰为代表的“新中式”美学风靡一时,尤其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

    ②不少年轻人都表示想为自己和家人置办一套典雅又时尚的“新中式”服装,作为过年的“战袍”。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将自己这种心态戏称为“中国血脉觉醒”。所谓“新中式”,其实并没有精确的定义。在当代年轻一代消费者看来,那些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合的服装,都可以被归类为“新中式”。只不过,它并没有多么的隆重华丽,而是更注重追求日常穿搭的简约与实用感。

    ③“新中式”的新,也恰体现于此。它并不是对传统元素的大量堆砌,而是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完成对服饰与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探索。当然不只是服装,近来在家居装潢、奶茶餐饮、美妆时尚等多个领坛,都能看到“新中式”的影子。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近2个月来“新中式”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00%。

    【A】“新中式”为何能火出圈?首先因为它是足够有美感的。那些加入刺绣、盘扣、水墨等经典中式元素的服装,那些运用提花、扎染、古法花丝等传统技艺的工艺品,那些有着“复得返自然”意境的家居装饰,几乎都透视着独特的东方美学基因。【B】特别要指出的是,“新中式”背后承载着的其实是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现代生活也正在从这个庞大的“宝藏库”中汲取着意想不到的灵感与能量。人们的消费不仅仅是为一种物品买单,更多的是看重其背后所承托的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安踏主创团队设计的中国代表团奥运会领奖服,融入了立领、盘扣、龙麟等民族服饰元素;90后女生设计出中国航天系列主题汉服,展现对“硬核浪漫”的想象……内涵与美感并存的“新中式”服饰,经由Z世代的创新创造,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

    ⑤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将传统文化作为表达自我态度的新方式,这背后其实是他们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他们将文化穿在身上,内化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在从中获取一种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

    ⑥悄然刮起的这股“新中式”风,似乎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依然心存敬畏,但也可以不只是远观,它有很多种鲜活的打开方式,人们也可以在一种更松弛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美学魅力。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期待沉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服饰,在Z世代的创新创造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向世界讲述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①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中式奇幻动画片《中国奇谭》,广受好评。开篇即巅峰之《小妖怪的夏天》,在借道西游记的故事路径下,徐徐展开中国风的画轴,猛然间却发觉讲的是一只社畜小猪的故事。无论是恼怒于下属教他做事的熊教头,还是叮嘱多喝水心疼儿子熬夜到头秃的猪妈妈,都是当代年轻人基于自身感受,而对西游故事进行的重构。当然故事无论如何翻新,传达的总是惩恶扬善这些中国文化中最为根本的道理。  (选自《文汇报》文艺评论)

    ②穿中国衣、喝中国茶、看中国剧,已成为世界向上青年的标准动作。【C】据中国外文局统计,“孔子”“功夫”“春节”等一大批传统中国词汇,已由英文翻译还原为汉语拼音,直接活跃在西方语系中,而“一带一路”“中国梦”“高铁”“支付宝”等一批时代新词,也已获得了世界范围的高度认同,成为世界年轻一代交流的共通话语。

    (摘自网络评论)
    1. (1) 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中式”潮流生活内容丰富,我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和增长率预计将逐年递增。 B . “新中式”服装并不华丽隆重,是因为日常穿搭要注重简约实用,外观不再重要。 C . 《小妖怪的夏天》广受好评,源自于年轻人对西游故事的形式、道理进行了重构。 D . “新中式”风潮,启示我们可以用更多创新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2) 文章经常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词语或句子来加强论述的效果。材料二第④段和材料三第②段中的画线语句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请从【A】【B】【C】中选2处分析。
    3. (3)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你的同学准备阐述“中华文化具有创造力和包容力”这一观点,请你从上述三则材料中筛选并提炼相关内容,帮助他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关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四、古诗文阅读(23分)
  • 8. (2024九上·诸暨期中) 古人在为亭台楼阁作记,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情感,班级同学准备以《沧浪亭记》为蓝本拍摄短片。全班分成摄影组、字幕组、配音组、编导组等,开展以下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予以罪废 , 无所归。扁舟吴中,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沧浪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 [北宋]苏舜钦《沧浪亭记》(节选)

    【注释】①以罪废:因参与“庆历新政”,37岁的苏舜钦被罢职,闲居吴中(今苏州),修建沧浪亭。②碕:弯曲的水岸。③榜:驾船。④幅巾:古代男子以整幅帛巾束头发。⑤踞:蹲坐。⑥锱(zī)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⑦磨戛:消磨。

    【材料二】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材料三】

    【A】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不满缸。

    ——苏舜钦《沧浪静吟》(节选)

    【B】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节选)

    【注】①二子:指伯夷、叔齐,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②三闾:指三闾大夫屈原。③澄醪(láo):清醇美酒。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语句摘录

      活用方法

      加点字词释义

      乎城中    

      课内迁移:佛印绝弥勒。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东顾草树

      杠之南,其地

      成语迁移:精求精

      与锱铢利害相磨戛

      词类活用:吾三省吾身

    2. (2)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3. (3) 摄影组打算拍摄苏舜钦在沧浪亭的生活场景,请结合【材料一】第3段,帮其完成镜头脚本设计。

      来源

      画面描述

      预期效果

      材料一

      第3段

      自然景物:

      把景的设计和人的情感照应起来,用明媚的景象表现人在自然中的闲适、快乐。

      作者活动:     

    4. (4) 【材料二】的两首诗都是苏舜钦创作于闲居沧浪亭时期的。字幕组想从中引用优美的诗句,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句,并赏析其妙处。
      A.娇云浓暖弄微晴 
      B.梦觉流莺时一声
    5. (5) 短片以文中画线句作为开篇和结尾的“画外音”。配音组同学想通过虚词读出人物情感,请帮其设计朗读脚本,并结合文本内容与作者情感说明理由。

      语句

      朗读设计及理由

      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示例:“也”字读出感叹的语气,作者想要找一块高爽安静的地方来舒展情怀,却没能得到,全句以舒缓的语速、低沉的语调来读,表现被贬后想寻山水排遣内心郁闷而不可得的遗憾、失落和伤感之情。

      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6. (6) 编导组摘录了【材料三】中【A】【B】两则诗词片段,为让观众进一步了解苏舜钦闲居沧浪亭时的心境,请你选择其一编入短片,结合【材料一】和你所选诗词的内容,简述理由。
五、写作(40分)
  • 9. (2024九上·诸暨期中) 写作

    《镜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见闻经历,撰写记叙文,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撰写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