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

更新时间:2024-12-24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9. (2024八上·江北期中) 2023年10月19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某学习小组把我国入选的四大旅游乡村标注在中国疆域图上。读图,回答问题。

    1. (1) 关于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     )
      A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 . 与日本隔渤海相望 C . 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 D . 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2. (2) 四大旅游乡村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扎尕那村—陇     
      ②朱家湾—晋
      ③篁岭村江—皖     
      ④下姜村—浙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3) 某旅游乡村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完全位于第二级阶梯,该村是(     )
      A . 扎尕那村 B . 朱家湾村 C . 篁岭村 D . 下姜村
    4. (4) 该学习小组在搜集资料时发现,朱家湾村位于A山脉南麓。A山脉和B河流共同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它的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
      ①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②1月均温0℃等温线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4八上·江北期中) 读以下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问题。

    1. (1) 以下诗词中涉及的省区,与其在图中的编号对应正确的是(     )
      A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① B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② C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③ D .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④
    2. (2) 上述对联所描述的两个省级行政区与其在图中的编号对应正确的是(     )
      A . 青海省——⑨、江苏省——① B . 江西省——⑩、四川省——⑧ C . 重庆市——②、浙江省——⑦ D . 贵州省——⑤、四川省——⑥
  • 11. (2024八上·江北期中) 1886年,《纽约时报》发文:“(上海)租界内,英、美、法享有独立的行政权。英美租界成立了类似市政府的工部局,还有由外国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报道可用于研究(     )
    A . 晚清自然经济的解体 B . 上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 D .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12. (2024八上·江北期中) 据载,军机大臣们在为光绪帝草拟批复新政建议的上谕中,往往偷梁换柱,变换其内容。还有些守旧官僚,对于新政上谕经常找借口,拒不执行。由此可见戊戌变法(      )
    A . 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B . 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 C . 受到了封建旧势力的阻挠 D .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13. (2024八上·江北期中) 胡适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
    A . 维新与变法 B . 民主与科学 C . 自由与平等 D . 自强与求富
  • 14. (2024八上·江北期中) 《北京学生界宣言》中写道:“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极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讲,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着。”上述宣言发表后开始的运动(      )
    A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C . 发展成为波及全国的爱国浪潮 D . 将辛亥革命推向高潮
  • 15. (2024八上·江北期中) “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是理想、信念……”。材料中说的红飘带是指(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 红军长征
  • 16. (2024八上·江北期中)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因此,他(     )
    A . 寻求与英美帝国建立友好关系 B . 创立兴中会,开展革命运动 C . 大力提倡国货,坚决抵制洋货 D . 积极寻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 17. (2024八上·江北期中)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符合事实的有(     )
    A . 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B . 黄海海战中牺牲的丁汝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 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 18. (2024八上·江北期中) 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对北京市民王先生影响最大的是(     )
    A . 不能再到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上班了 B . 去上班不能再经过东交民巷,必须绕道而行 C . 原有政府被推翻了,由外国人直接管理北京一切重大事宜 D . 市场上只能买到英法等八国的商品
  • 19. (2024八上·江北期中) 1916年李大钊发文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李大钊的主张是(     )

    ①主张新文学   ②反对君主专制    ③抨击旧制度  ④提倡民主自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4八上·江北期中) 右图是1917年由鲁迅设计完成的北大校徽,它象征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体现了(     )

    ①三民主义的精髓              ②“以人为本”的理念

    ③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④五四运动的性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21. (2024八上·江北期中)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大历史事件,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

    ①都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力量        
    ②都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③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④都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4八上·江北期中)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历届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款所属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

    ②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③中国约将库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军费补偿

    ④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④②① D . ①③②④
  • 23. (2024八上·江北期中)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下列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永安建制    
    ④天京陷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①③④
  • 24. (2024八上·江北期中) 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边疆、海疆形势严峻,清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正确的是(     )
    ①1875年派曾国藩督办新疆事务    
    ②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
    ③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      
    ④筹建新式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2分)
  • 25. (2024八上·江北期中) 2024年9月19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一周年纪念展在北京大学举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位置

                 

          图2 普洱市的气温与降水图          图3 景迈山大叶茶小资料

    材料二:

    景迈山先民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遮荫乔木下栽种茶树,开发了“林下茶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茶叶。最古老的茶树已有1400年历史,至今仍然勃勃生机。

    “林下茶种植”示意图

    1. (1) 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省,山脉的南端。遗产不仅包括古茶园还包括古村寨,主要是族和族的古村寨。
    2. (2)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景迈山古茶树至今仍然勃勃生机的原因。
  • 26. (2024八上·江北期中)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844~1855 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 (单位: 万美元)

    年份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550

    250

    1790

    230

    1850

    680

    390

    990

    800

    1853

    400

    390

    650

    1330

    1855

    360

    340

    290

    1990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 清政府的财政原已十分困难, 据统计, 这时每年收入为 8900 万两, 每年支出也相 差无几,要自行筹划这笔庞大款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此,为了缴付此项赔款,清政府又陆续签订了《俄 法借款》《美德借款》《美德续借款》 。“瓜分大清帝国 ”的形势已经造成, 幅员广阔的大好河山, 被帝 国主义践踏得血迹斑斑。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  汤志钧

    材料三 : 中国是怎样进入近代的,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近代中国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认为: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 而是一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 将 一个古老帝国改造成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1. (1) 读材料一表格, 指出 1844 年到 1855 年间, 广州与上海两地进出口贸易额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上海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
    2.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徐中约的论述提炼出一个观点, 并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
  • 27. (2024八上·江北期中) 感受民主力量,追寻民主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辛亥年发生的那件事,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材料三:辛亥革命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梁启超在1923年指出: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

    1. (1) 材料一图片反映了辛亥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请你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上述图片的顺序(填字母代号)。其中反映了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是(填字母代号)。
    2. (2) 材料二中提及到的“那件事”使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辛亥革命“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吗?结合材料三阐述你的看法及理由。
  • 28. (2024八上·江北期中)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写出上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3. (3)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9. (2024八上·江北期中) 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党一路走来,筚路蓝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轴(局部)

    百团大战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渡江战役

    材料二:在中国这样一个原来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找到并走出了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 ——刘靖北《走出一条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3天里一个影响中国革命走向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决议形成。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奋斗和成长的光辉历程中,处处镌刻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赶走新路的深深烙印。

    1. (1) 指出材料一时间轴中1919年与1921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尝试为党在1919年至1949年发展历程设计一个主题名称。
    2. (2) 结合20世纪20年代的相关史实,阐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的。
    3. (3) 材料三体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