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答谢中书书》夯实基础训练

更新时间:2024-12-30 浏览次数: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夕日欲(tuī) B . 其奇者(yù) C . 藻、交横(xìng) D . 何处无竹(bǎi)
  •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C . 实是/欲界之仙都 D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 B . 《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指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做过中书舍人。 C . 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的思想家,有“山中宰相”之称。 D . 陶弘景写本文的目的是向谢中书表明自己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 4. 下列对《答谢中书书》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在写景时运用了多种视觉相结合的手法,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再平视“清流见底”。 B . 本文在写景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晓雾将歇”是静景,“猿鸟乱鸣”“沉鳞竞跃”是动景。 C . 本文借书信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 D . 本文作者在书信中描山画水,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二、填空题
  • 5.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 字通明,自号。“答谢中书书”中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
  • 6. 读《答谢中书书》,按要求填空。

    ①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

    ②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③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

    ④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是:

  • 7.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三、文言文阅读
  • 8. (2023八上·番禺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各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沉鳞跃负势 B . 未复有能其奇者  相步于中庭 C . 俱备 元方年七岁 D . 自康乐来 我酌油知之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写景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再平视“清流"。 B . 本文注重动静结合,清晨已经消散的薄雾是静景,夕阳的余晖中“ 沉鳞竞跃”是动景。 C .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从听觉、视觉方面描绘了猿鸟悲鸣、游鱼跃水的动感曲面。 D . 陶弘景于文中称引谢灵运,有追慕前贤之意,兼有自己也能得山水之妙的自矜意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