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17-12-13 浏览次数:26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7七上·长沙期中)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笑(nì)       云宵      妹(jiě)         波光粼粼 B . (chǎng)    嘹亮      应(hé)          眼花潦乱 C . 落(zhuó)     吝啬      确(záo)         截然不同 D . 别(jué)      衣裳      清(chén)        翻来复去
  • 2. (2017七上·长沙期中)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遇上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十九大胜利闭幕,全国各地广大干部群众心潮澎湃,信心满怀,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B .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岳麓山上游人如织,大家都趁着好天气出来登高望远,处处可谓人声鼎沸 , 热闹极了。 C . 李老师的指导深入浅出,让我恍然大悟 , 思维里的迷雾仿佛一下烟消云散了。 D . 小雅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人喜出望外
  • 3. (2017七上·长沙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秋季运动会,使得我们班的凝聚力空前增强。 B . 长沙正式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这是每一个长沙人的功劳,更是760多万人的幸福与骄傲。 C . 我喜欢阅读当代作家龙应台的 作品,比如《亲爱的安德烈》,我已经看了大约150页左右了。 D . 秋季研学是否有收获,关键在于能跟小伙伴参加班级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
  • 4. (2017七上·长沙期中) 填入横线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最记得母亲绣的一副绿边白底的枕套:                                         , 竟不像是绣在枕上,而像是开在枕上。

    ①淡绿、翠绿、深绿,层层叠叠,极富层次

    ②那荷花灵动多姿,呼之欲出

    ③红色的荷花,含羞乍开

    ④那绿,那红,都不是单一的

    ⑤绿色的荷叶,露珠滚动

    ⑥粉红、大红、暗红,深深浅浅,浓淡相间

    A . ⑤①③⑥②④ B . ⑤③④①⑥② C . ③⑥⑤①②④ D . ③⑤①⑥④②
  • 5. (2017七上·长沙期中) 从传统文化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B . 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这一天,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称这一天为“登高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讲的就是重阳节。 C . 为了感谢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小雅写了一封信给老师,信上写道:“很感谢老师的垂爱,我一定会更努力,不辜负您的厚爱。” D . 长沙市雅境中学与新加坡思源中学的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临别之际,孩子们互相交换了礼物,小静激动地对小伙伴说:“你的礼物,我一定会好好惠存的,思源雅境,友谊长存。”
二、综合性学习
  • 6. (2017七上·长沙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一组耐人寻味的镜头: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撕打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 7. (2017七上·长沙期中) 进入中学,你一定认识了很多新的同学,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我们不妨来开展一次“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
    1. (1) 请仿照示例分享与友情有关的古诗词。

      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 (2) 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你愿意和哪一位历史人物交朋友?并说说你愿与他为友的理由注意要写积极向上的历史人物。回答理由时,要写出这个人物的优秀品质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3. (3) 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请结合实际谈谈网路交友的利弊。
三、默写
四、名著导读
  • 9. (2017七上·长沙期中) 鲁迅的作品在当代中国,就像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英国,已经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象征。读鲁迅,会比读当下流行的那些“文化快餐”书籍更有收获,
    1. (1) 下列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 鲁迅的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C . 《朝花夕拾》以简洁的文字描述往事,我们借此书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D . 《五猖会》中,主人公“我”最盼望的就是迎神赛会,可当“我”要到东关去看五猖会时,却被寿镜吾老先生逼着背《鉴略》
    2. (2) 《朝花夕拾》收录鲁迅的十篇文章,原来的集名为《》。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此选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填篇名),这里的“她”是(填人名)

五、诗歌鉴赏
  • 10. (2017七上·长沙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1. (1) 《送张四》中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 (2)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李益借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从听觉的角度唤醒了“征人”的思乡之情。请仿照前文的分析,赏析《送张四》的三,四句。
六、文言文阅读
  • 11. (2017七上·长沙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荀巨伯探病友》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陈太丘与友行         约定 B . 太丘去     舍弃 C . 吾今死矣,子可      离开 D . 友人有     生病
    2. (2) 下列“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学而不思则罔/相委而去 B . 而入有义之国/人不知而不愠 C . 而敢独止/温故而知新 D . 遂班军而还/不义而富且贵
    3. (3) 用现代文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4. (4) 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元方和荀巨伯什么样的性格品质。
七、现代文阅读
  • 12. (2017七上·长沙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护士助手
    看到现在世界上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机器人,你也许会问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机器人是谁发明的呢?发明第一台机器人的正是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先生。
    恩格尔伯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机器人专家之一,1958年他建立了Unimation公司,并于1959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他对创建机器人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83年,就在工业机器人销售日渐火爆的时候,恩格尔伯格和他的同事们毅然将Unimation公司买给了西屋公司,并创建了TRC公司,开始研制服务机器人。
    恩格尔伯格认为,服务机器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将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也正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一旦服务机器人像其它机电产品一样被人们所接受,走进千家万户,其市场将不可限量。
    恩格尔伯格创建的TRC公司第一个服务机器人产品是医院用的“护士助手”机器人,它于1985年开始研制,1990年开始出售,目前已在世界各国几十家医院投入使用。“护士助手”除了出售外,还出租。由于“护士助手”的市场前景看好,现已成立了“护士助手”机器人公司,恩格尔伯格任主席。
    “护士助手”是自主式机器人,它不需要有线制导,也不需要事先作计划,一旦编好程序,它随时可以完成以下各项任务:运送医疗器材和设备,为病人送饭,送病历、报表及信件,运送药品,运送试验样品及试验结果,在医院内部送邮件及包裹。
    该机器人由行走部分、行驶控制器及大量的传感器组成。机器人可以在医院中自由行动,其速度为0.7米/秒左右。机器人中装有医院的建筑物地图,在确定目的地后机器人利用航线推算法自主地沿走廊导航,由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及全方位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探测静止或运动物体,并对航线进行修正。它的全方位触觉传感器保证机器人不会与人和物相碰。车轮上的编码器测量它行驶过的距离。在走廊中,机器人利用墙角确定自己的位置,而在病房等较大的空间时,它可利用天花板上的反射带,通过向上观察的传感器帮助定位。需要时它还可以开门。在多层建筑物中,它可以给载人电梯打电话,并进入电梯到所要到的楼层。紧急情况下,例如某一外科医生及其病人使用电梯时,机器人可以停下来,让开路,2分钟后它重新启动继续前进。通过“护士助手”上的菜单可以选择多个目的地,机器人有较大的荧光屏及用户友好的音响装置,用户使用起来迅捷方便。
    1.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护手助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工作路径,具有灵活机动不死板的特点。 B . 行走部分、行走部分、行驶控制器、传感器是“护士助手”的三大组成部分。 C . “护士助手”可以在医院中自由行动,在多层建筑物中,它还可以给载人电梯打电话,并进入电梯到所要到的楼层 D . “护士助手”是自主式机器人,它需要有线制导,也需要事先作计划。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三段说明恩格尔伯格决定研制服务机器人额原因。 B . 第六段“机器人可以在医院中自由行动,其速度为0.7米/秒左右”中的“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 第六段“例如某一外科医生及其病人使用电梯时,机器人可以停下来,让开路,2分钟后它重新启动继续前进”通过比较说明机器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自由行动。 D . 本文通过介绍“护士助手”的创办人、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对“护士助手”进行了详细说明,语言平实自然,通俗易懂。
    3. (3) 阅读连接材料,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是否支持医院引进护士助手机器人?为什么?

      【连接材料】作为广东省智能化护理的示范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进行了供给侧改革的勇敢尝试,依靠“深圳智造”“深圳创新”,携手深圳本土的科技创新企业、科研院所,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把在工业化实验室的技术,集成与再创新,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创新探索智能化护理,引领护理工作划时代变革。在这家医院,首批机器人护士已经“上岗”。

  • 13. (2017七上·长沙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韵十里

    钟树梁

           长堤十里,                 

           满目碧绿在辽远处,渐渐接入天际。

           夏日里那温婉又娇艳的荷花,早已随秋风凋零而去。荷叶依然亭亭如盖,就像一群高傲不羁的调皮少年,一阵风吹过,满塘挤挤挨挨摇曳舞动着,卷起一波又一波或杂乱、或富有节奏的长短绿浪。莲蓬饱满朴实而又挺拔壮硕,与荷叶的柔软顺从不同,它们高耸在荷塘里,棱角分明、坚硬。

           荷塘边的草丛中,几只野鸭慵懒的趴卧着,偶尔探出头来,叼几口青草,低嘎的叫个两三声,享受着独属于鸭的单纯世界。

           与野鸭的慵懒与单纯不同,蝴蝶们则要欢快活跃许多。

           不知是在寻觅那早已消失了的荷花香气,还是在向游人展示自己独特的优美舞姿,蝴蝶一群群煽动着多彩的翅膀,在荷叶上空一尺高的位置,施施然不停变幻着舞姿,一会儿飞降到高高的莲蓬上,一会儿又悠悠然飘落在荷叶端。它们和那些不知名的飞虫交相舞动,活力四射,仿佛在认真表演一曲动人的乐章,明艳照人极了。

           这荷塘、野鸭、蝴蝶与飞虫构成的美景,动与静相得益彰,虽没有大城市的繁花似锦,也没有《西洲曲》里姑娘采莲的温情暖人,却另有一番原生态的韵味,独特生动,让人驻足,流连忘返。

           垂柳依依,阳光和煦,温暖舒适。

           闲散的游人,三三两两漫步在长堤上,迎面吹来几缕风,垂柳飘摇依依,柔软如姑娘的眼波。

           金秋十月,适值秋实累累,缀满堤坝两岸的各色果树。果子们一串串,一簇簇,诱人招摇,惊艳了游人们平素浅淡的眉眼,也撩拨起了孩童们顽皮淘气的心。

           大人们四顾微笑着,不时被哪棵树上的果子吸引,停下来按动相机拍照。在各色果树中,山楂和柿子树尤其抢眼,因到了成熟收获的季节,红彤彤、金灿灿的摆着各种令人垂涎的姿态,令游人们惊喜连连,不时按动快门来几张特写,偶尔还摘下一两颗加以品尝。孩子们却一刻也不肯安静,他们欢笑着、打闹着、奔跑着,叽叽喳喳的嬉闹声,响亮在碧空四野。偶有几个孩子恶作剧,拿小石块去撩拨塘边休憩的野鸭,野鸭们一时间变得好灵活,惊叫着扑棱棱飞起,落入到荷塘更深处。

    1. (1) 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最适合填入第①段横线上的句子(    )
      A . 清水一汪,千亩荷 B . 秋水一方,数点鸭 C . 清水一汪,数点鸭 D . 秋水一方,千亩荷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写了在长堤十里所游览到的秋日风光,如诗如画,充满意韵,因此将题目拟为《秋韵十里》 B . 在第④段中,作者不但用了“卧趴着”和“探出头来”动静结合描绘野鸭,而且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进行刻画,使秋鸭的疏懒惬意跃然纸上。 C . “亭亭如盖”“垂柳依依”“施施然”“秋实累累”“惊喜连连”等词语中叠字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富含音韵美。 D . 作者笔下的秋韵既有秋荷,秋鸭,秋蝶,秋虫,又有秋人,秋果,这样由写自然景物到写人活动的写法与朱自清《春》中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3. (3)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至少两种)

      荷叶依然亭亭如盖,就像一群高傲不羁的调皮少年,一阵风吹过,满塘挤挤挨挨摇曳舞动着,卷起一波又一波或杂乱、或富有节奏的长短绿浪。莲蓬饱满朴实而又挺拔壮硕,与荷叶的柔软顺从不同,它们高耸在荷塘里,棱角分明、坚硬。

  • 14. (2017七上·长沙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吹不掉的红榜

           ①上高二那年,我18岁。当时,在老师的心目中,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扶不上墙的差生。其实我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还蛮好的。只是升入高中后,由于爸爸的去世,我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爸爸是镇里的老师。一次,爸爸为了救一名落水的学生,永远地离开了我和妈妈。

           ②爸爸的死,让妈妈成了镇里的临时工,专门负责打扫学校的教学楼。从此,我们家就位到了学校。母亲是农民,没有读过书,在学习上帮不了啥忙,只知道在生活上让我吃好穿好,平时回家啥都不让我做。所以,每次考试拿到成绩后,我第一个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母亲,不敢拿回家面对母亲的眼神。母亲问考试情况,我就只好含糊其辞地说:“考得不好。”母亲往往就会叹口气,说:“康娃,你爸走了几年了,妈现在就只有你,妈的希望就全部在你身上,你无论如何给妈争口气。”

           ③母亲的这些话,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知道母亲也是望子成龙,想我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终于,在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我进了年级的前50名。名字终于上了学校的红榜。看着贴在教学楼前面墙壁上的红榜,我的心里不知是啥滋味。

           ④放学回家,我告诉母亲我上了红榜。母亲的脸上立即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忙说:“真的?快,马上带我去看看。”说完,母亲不顾锅里正炒着菜,把火一关,拖着我就往教学楼跑。看着红榜上我的名字,母亲的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

           ⑤那晚,母亲的笑意一直挂在脸上。母亲很久没有这样笑过了。看着母亲的笑容,我的心里多少也感到好受了一些,不久就慢慢地沉入了梦乡。要到天亮的时候,我被外面的风雨声惊醒了。原来外面下起了大雨,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雨声,没有睡意的我便起了床。走过母亲的房间时,我发现母亲的房门是开着的。往里一瞧,床上却没有母亲的身影。

           ⑥母亲去哪里了?我的心一下就慌了,在这大风大雨的夜晚,母亲一个人会到哪里去呢?我忙拿上手电筒出门去找。走到教学楼的时候,我看见一个人影正站在那里用手扶着墙壁。我忙走了过去,发现是母亲。只见母亲两手紧紧地压着下午才贴上去的红榜。

           ⑦看着母亲的样子,我十分的不解。母亲看着我,说:“你来干啥?快去睡,明天还要读书!”我问母亲:“妈,你那样压着红榜干啥?”母亲看着我,认真地说:“我这样压着,它才不会被风吹掉。”听完母亲的话,我还是不理解。我想,即使吹掉了又怎样?母亲看着我困惑的样子,说:“我就是想让大家明天再看看,我儿子也上了红榜。”母亲一说完,我的心里竟猛地震动了一下。母亲,这就是我可亲可爱的母亲。此时,看着母亲在风雨中扶着红榜的样子,我的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了出来。我走上前,紧紧地抱着母亲,任泪水肆意地流淌。

           ⑧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走的那天,母亲送我到车站。在火车开动的一瞬间,看着站台上母亲那花白的头发,我的眼中又湿润起来。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因为我第一次上红榜的成绩全是假的,是作弊的结果。

                                                                                                                                                                                                              (有删改)

    1.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母亲的行为

      “我”的反应

      母亲问起考试情况

      母亲脸上露出笑容

      心里好受一点

      母亲不在床上

      十分不解

      母亲送我到车站

    2. (2)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

      母亲的脸上立即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忙说:“真的?快,马上带我去看看。”说完,母亲不顾锅里正炒着菜,把火一关,拖着我就往教学楼跑。

    3.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章以“风吹不掉的红榜”为题,既形象鲜明地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又给读者留下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第②段和第⑧段都表达了对不起母亲的意思,原因是“我”的成绩不好,觉得自己不争气。 C . 第③段中“看着贴在教学楼前面墙壁上的红榜,我的心里不知是啥滋味。”这句话点出了一方面“我”为自己的名字上了红榜,能给母亲一点安慰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因为成绩是假的而内疚、不安的心理。, D . 第⑥段中“只见母亲两手紧紧地压着下午才贴上去的红榜”,这句话通过动作描写突出母亲压红榜的力量之大,体现了母亲打扫学校教学楼的工作很辛苦。 E . 文章通过叙述“我”从一名“差生”成为“大学生”的人生经历,突出了亲情的关爱和自身的努力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4. (4) “因为我第一次上红榜的成绩全是假的,是作弊的结果。”为使这一结尾的出现不至于太突然,作者在前文中已从“我”的心理活动角度先行作了铺垫和暗示,请在原文中找出来,至少找出两处。如果是你,会不会将真相告诉母亲呢?请写出原因。
    5. (5) 请在上文《风吹不掉的红榜》中第⑧段看着后面的横线上添加环境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

      要求:①符合文章情境;②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字数:150---200字。

八、命题作文
  • 15. (2017七上·长沙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在时光赛道上,我们正忙碌地行走着,而那一段段逝去的生活却让我们忍不住回头观望,或温暖、或开心、或烦恼……引人无限回想。

           请以“我经历的那段                   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温暖、”“奋斗”、“诗意”、“幸福”……(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