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鼓楼区七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29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7七上·鼓楼期中)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ǎi        倜dǎng       小心翼翼 B . 擞sǒu       应hè         不求解shèn C . xiāo      黄hūn        人迹至hǎn D . 落zhuó      酝liàng      水波粼粼lín
  • 2. (2017七上·鼓楼期中) 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活动。下列小组活动不符合主题的是(    )
    A . 第一组同学搜集了一组成语:形影不离、高山流水、肝胆相照等 B . 第二组同学讲述了几个故事:《伯牙绝弦》《割席断交》等。 C . 第三组同学展示了一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荣萸少一人”等。 D . 第四组同学分享了两篇文章:朱光潜的《谈交友》、培根的《谈友谊》。
  • 3. (2017七上·鼓楼期中)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不是多义词的一项是(    )
    A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B .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刘湛秋《雨的四季》) C .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冰心《荷叶〃母亲》) D .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4. (2017七上·盐城月考) 对名著《朝花夕拾》中人物的判断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 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她”是衍太太。她是一个待人真挚,关心孩子的老好人。) B . 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他”是范爱农。他是一个正直倔强、具有爱国热情的知识分子。) C .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却能够做成功。(“她”是阿长。她是一个为人热心、心地善良的劳动妇女。) D . 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他”是藤野先生。他是一个工作负责、关心学生的日本人。)
二、书写
三、默写
  • 7. (2017七上·鼓楼期中) 用诗文原句填空。   
    1.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 (2)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4)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5)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 (6) 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7. (7)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雨《江南逢李龟年》)
    8. (8)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 (9) 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10. (10)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四、诗歌鉴赏
  • 8. (2017七上·鼓楼期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绝句

    喻凫

    银地无尘金菊开,紫梨红枣堕莓苔

    一泓秋水一轮月,今夜故人来不来。

          【注释】①堕(duò):掉下,坠落。②莓苔:青苔

    1. (1) 你从诗歌的一,二两句读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运用想象,描绘出来。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 9. (2017七上·鼓楼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③果,果有杨梅。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②诣(yì):拜访,拜见。③设:摆放,摆设。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俄而雪

      ③撒盐空中差可

      ④甚聪

    2. (2) 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未  闻/ 孔 雀 是  夫 子 家  禽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4. (4) 甲、乙两文记载的都是孩子聪慧的故事。请概括说说两文中孩子的聪慧分别体现在哪里。
    5. (5) 假如你是文中的杨氏子,名叫吴清河的来客指着杨梅对你说“此是君家果”,你将如何应答?请仿照乙文,写出你的答句。
六、现代文阅读
  • 10. (2017七上·鼓楼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

           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

           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

           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1) 为什么说冬天的济南是个“宝地”?阅读全文,说说理由。
    2. (2) 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句中的两个“卧”字有何妙处?)

      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3. (3) 阅读第4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
    4. (4) 下列各句朗读处理不妥当的一项是(    )
      A .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句中,“温晴”重读,能突出济南冬天的鲜明特点。 B .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句中,“觉得”后停顿,“有了着落”和“有了依靠”连读,这样能读出冬天里济南人的安全感、温暖感。 C .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句用欣喜、赞叹的语气来读,节奏轻快些,这样,“妙”的韵味就出来了。 D .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中,“济南”重读,强调济南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与众不同,更能突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
  • 11. (2017七上·鼓楼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徽派父亲

    许若齐

           父亲1925年生人,最后一代传统徽州人。

           父亲生活古板、讲究,数十年一成不变:起床、泡茶、吃饭……精确到分钟。

           他用一个细花瓷碗吃饭,几十年不曾更换;每顿不多不少,浅平一碗。吃饭讲规矩,他不上桌,谁都甭想先吃;饭桌上每人座位亦数十年不变,父亲居中,我在他右侧下方,次子的位置。

           父亲晨起一杯茶,须用家中灶上第一道开水泡,水开得要翻“鱼眼”。

           父亲尤嗜粽子。腊月里裹好,一长溜子挂在灶间的长竹竿上。吃前用文火烤一个时辰。青绿的箬叶慢慢变得焦黄,香味渐渐逸出;偶尔噗.哧.一声,粽里的油渗出,滴到炭火上。

           父亲将粽子放进细瓷花碗里,筷子戳开,肥肉与猪油业已化尽,浸润在粽子焦黄的身

           段里。他慢条斯理地吃着,就着味重汁醇的绿茶,每次两个,咸甜各一,折冲相宜。

           曾祖父是举人,祖父是秀才,父亲是私塾,一代不如一代。作为传统徽州人家,父亲最担心的是“书香门第断书香”,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天下第一等好事便是读书。那些寒风呼啸或春雨潇潇的夜晚,桌上一盏罩子灯,芯挑高,油添足,我们姐弟仨着读书写字。灯是祖上传下来的,黄澄澄的镂花铜皮被摸得锃亮,玻璃罩子每天擦,可以省些灯油。

           纸窗虚白,外面偶有几声狗吠,父亲在看古医书,线装竖版,时不时教我们笔划顺序,描红握笔。父亲一手毛笔字相当了得,年轻时开药方皆挥毫写就。每年腊月二十三后,他都要用半天时间裁纸研墨润笔写春联。我的事情是研墨。父亲告诫我:此事虽小,做时也要心静如水,运力指头,切不可“浅划辄止”,敷衍应付。父亲腰、腿、臂、腕的式子很正,下笔一挥而就。待到全部写完,我们还要随父亲贴春联,当然是打下手。门上的位置,上下左右间距,父亲却用尺一一量丈;糨糊的稀稠,也很讲究。

           21岁那年,屯溪放欢庆烟火,乐极生悲,踩死几人。我与同学在江边谈文学人生,全然不知对岸发生如此大事。半夜回家,父亲怒不可遏。为寻我,他走遍几家医院,心急如焚,老泪纵横,以为我已遭不测。

           父亲14岁拜新安名医程岺圃先生学医,18岁在苏家巷悬壶开业,弱冠①即载誉乡里。

           从我记事起,居家那间破旧大屋每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工农兵学商,走卒贩夫达官贵人,侯诊的人坐满长条凳。父亲看病有原则:先来后到,一视同仁。一位男子来自深山小村,发现与他身后的竟是本县县长,手脚都不知怎么放了。父亲却招招手,让男子先看病,他比县长来得早。

           父亲看病时笑容可掬,一旦色正言重,必是坚拒患者的谢礼,有人悄悄将东西放于屋外墙角,父亲发现就打发我等上门送还。多少个夜晚,在昏暗的路灯下,我们拎着东西,大街小巷地转悠。找到了送礼人家,一番口舌一番推搡,放下东西就跑,算是完成一件大事。

           印象中有两次病家送东西父亲没有推辞。一位村妇,病愈生了儿子,送来一摞腌菜馅玉米饼,全家就着稀粥吃了一段时间。一位部队首长,坐着吉普车来看病,途经山里,用猎枪打了只野鸡送给父亲。父亲亲自动手,合着冬笋丁、五花肉丁烧了一锅,其味之香,至今不忘。

          【注释】①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

                                                                                                                                                                (选自2017年7月28日《新华日报》,有删改

    1. (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文中的父亲有着传统徽州人的特点。日常生活方面,他古板讲究讲规矩;方面,他言传身教有爱心;看病行医方面,他

    2. (2) 文中哪些事体现了“我”家是传统的书香门第?
    3. (3) 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请分析下面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青绿的箬叶慢慢变得焦黄,香味渐渐逸出;偶尔噗哧一声,粽里的油渗出,滴到炭火上。

      ②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蕴含的感情。

      为寻我,他走遍几家医院,心急如焚,老泪纵横,以为我已遭不测。

    4. (4) 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所表达的对父(母)的感情有何异同?
七、命题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