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地区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评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3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7九上·宁波期中)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格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  目

    1870年-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倍

    1.9倍

    4.6倍

    8.1倍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第三

    第四

    第二

    第一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殖民扩张 C .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2. (2017九上·宁波期中) 下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

    卡  片

    信息一: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

    信息二:苏德战场

    信息三:苏军胜利

    信息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A . 珍珠港战役 B . 诺曼底登陆战役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 柏林会战
  • 3. (2017九上·宁波期中) 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毛泽东“先打两头,后取中间”指示,攻克新保安、张家口的示意图。请你判断该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二、非选择题
  • 4. (2017九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海鹏教授在《中国年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材料二:本党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的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材料三: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全作结出的硕果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合用,对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

    1. (1) 材料一中的B段,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 民的探索,请列举两例史实。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由“底谷”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2. (2)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
    4. (4) 以北伐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 5. (2017九上·宁波期中)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

    材料二: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  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四:同盟会提出决断性民族主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国之外……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1. (1) 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俞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2. (2) 据材料二,“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3. (3) 指出材料二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
  • 6. (2017九上·宁波期中)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在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四:1945年中共公开表示,“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年到1949年期间,中共将蒋介石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材料五: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10月1日新中国诞生。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为最大的民族之殇。

    1. (1) 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3. (3)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4. (4) 对历史人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结合1945――1949年的主要史实,简要分析中共对蒋介石评价变化的原因。
  • 7. (2017九上·宁波期中) 探索“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

    材料一: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进行了全面部署。从2017年春季教材开始,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军侵华罪行。

    材料二: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是否有军事行动

    输出20多万华工上前线

    坚持长期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

    中国战场与整个战争的关系

    无关紧要

    是世界反法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不平等

    走向平等

    中国在战后国际组织中的地位

    参加国际联盟

    联合国创始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惨痛的教训】

    材料三:席卷全球的二战,先后有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法西斯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屠杀平民与战俘,使用生化武器等……战争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材料四:二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完全打破了,国际关系发生变化: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一流强国的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苏大国崛起,世界进入美苏争霸的两极对峙阶段……

    1. (1) 结合材料一,“14年的艰苦抗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国共两党的态度又如何?请你分别简述。
    2. (2) 研读上表,并分析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变化。
    3. (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艰难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其过程也是极其复杂,请你将下列二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进行排序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一列颠之战;④诺曼底登陆;⑤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⑥太平洋战争爆发

    4. (4) 上世纪30年代有这样一次会议,它最早提出对战后处置日本的安排,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根据所学的知识,这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再写出该会议的其他两条内容。
    5. (5) 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的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