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粤教版 /必修四 /第四单元 文言文(2) /17 师说(韩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4第四单元第17课师说课时训练

更新时间:2016-12-26 浏览次数:1002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普遍。 B . 士大夫之 , 曰师、曰弟子云者    族:宗族。 C . 位卑则足羞,官则近谀          盛:大、高。 D . 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嘉:赞许。
  • 2. 下列句子中的“师”字按用法和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惑而不从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吾师道也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而耻学于师  ⑥则耻师焉  ⑦不耻相师  ⑧或师焉,或不焉

    A . 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B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 ①⑥⑧/②/③④/⑤/⑦ D . 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吾从而师之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⑤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⑥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  ⑦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⑧师不必贤于弟子

    A . ①③⑤⑦ B . ②④⑥⑧ C . ①②⑤⑥ D . ③④⑦⑧
  • 4.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②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

    ③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

    ④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

    ⑤社会上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

    ⑥俗文化的有些部分逐渐被雅化。

    A . ①②⑥④⑤③ B . ⑤②⑥①③④ C . ⑤③②⑥④① D . ①⑤③④②⑥
二、阅读鉴赏
  • 5. 阅读《师说》选段,完成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 (1)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 B . 是故圣圣,愚益愚            益:更加。 C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迷惑。 D . 师道之不可知矣              复:恢复。
    2. (2)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 今之众人 C . 句读之不知 D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3. (3)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4. (4) 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 夫晋,何厌之有 D . 沛公今欲何至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衒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1. (1)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仆道不           笃:深厚 B . 者数矣         是:这样 C . 雨少日           恒:经常 D . 南越中数州       被:被动
    2. (2) 下列解释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假令有取”的“假”与“假舟楫者”中的“假”不同义,前者是“假如”的意思,后者是“借”的意思。 B . “指目牵引”中的“目”与“范增数目”中的“目”都是动词,是“递眼色”的意思。 C . “又挈挈而东”中的“东”与“项王、项伯东向坐”中的“东”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但意思不同,前者是“向东走”,后者是“向东坐”。 D . “谁敢衒怪于群目”中的“衒”是“炫耀”的意思。
    3. (3) 本文中“吠日”“吠雪”的“犬”,亦即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 )

      A . 古之学者 B . 今之众人 C . 彼童子之师 D . 士大夫之族
    4. (4) 柳宗元在这封信中论述的要旨是( )

      A . 自己学识浅薄,不敢当老师。 B . 韩愈抗颜而为师遭到不幸,自己不愿重蹈覆辙。 C . 批判当时不尚师道的恶劣风气。 D . 说明岭南下雪,自己病了,不能胜任当老师。
三、表达交流
  • 7. 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那里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那里学得批判的精神 ,                                             ;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 8.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                     ,                  ,                  ;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方法须随和;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