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3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 ,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②时光如白云苍狗 , 转眼之间大学三年的时光都已从指间流走,我们躲在象牙塔里只是单纯学习的日子也似乎已经结束了!

    ③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 , 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脸阴沉下来,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 , 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 , 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晚年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因为眼疾,只能述而不作 , 由他的助手记录下他口述的内容,最终完成了学术专著《柳如是别传》的创作。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④⑤⑥
  • 2.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法国尼斯的恐袭事件备受关注,事件发生几小时后,各个网络媒体关于这一事件报道的新闻的点击量都超过了6万次以上。 B .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显示,2016年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4元/平方米,环比在经历连续8个月下跌后,本月微涨0.21 %。 C . 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球队成绩不佳,俱乐部经过与亚森友好协商达成一致,从2016年7月15日起,亚森不再担任石家庄永昌主教练一职。 D . 近日,工信部发出通知,移动终端经营商要本着“谁拥有谁管理”的原则,对微视频、微记录、微电影等视听节目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
  • 3.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忝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 B . 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 . 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 .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栩栩如生。
二、现代文阅读
  • 4.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的意义

    楼宇烈

        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勉强相应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研究表明,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一个民族的表率,要通过教育来化导民众。君子既是一个统治者,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教育者。《礼记•学记》开篇就讲“建国君营,教学为先”,就是说建立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达到的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上、品格上的差别。

        当然中国文化中也不是仅有“君子”这一个词,与君子含义相近的,一个是“士”,再一个是“圣人”。荀子给这三个概念做了相当明晰的解释,他说“好法而行,士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办事,侧重于从现实的做人做事方面,来实现和遵守这个“法”。荀子接着讲,“笃志而体,君子也”。是说君子既有远大的、坚定的志向,又能够很实在地去实践。荀子又说“齐明而不竭,圣人也”。对天地人之理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没有停止,不断向上,不断探索,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这就是圣人。荀子给“士”“君子”“圣人”做了相当清楚的定义,这三个层次都是遵循一个做人的根本道理,遵循社会应该遵守的一个理法去做的,而且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提升。而君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道德楷模,所以君子更现实、更实际,我们达不到做圣人,但是可以做一个君子。我们常用“博雅”来形容君子,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这两个字是君子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

        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君子起引领的作用,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宋代的张载在《正蒙》里面也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引领就必须以身作则,要身教,自己先做到。“身教胜于言教”,君子能够以身作则地身教,所以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不用出门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大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习俗。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非常重要,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里面就讲到,“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什么都要用法律来管理,社会是管不过来的,要靠大家道德的自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

        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治于文化传承的人,那这个文化就会中断。随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传承下来。

    (选自《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6期,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一词出现在春秋之前,其含义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基本相同,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B . 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品格上的差别,而在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统治者。 C . 春秋以前,君子既是统治者,也是教育者。《礼记•学记》中的“建国君营,教学为先”说的就是教育是管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D . 君子与士的含义,有同也有不同,遵循一定的规律做人办事的可称为士,有远大坚定的志向并能身体力行的就是君子。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作者先阐释了“君子”的内涵,然后从“引领社会风气”和“文化传承”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阐明了君子的作用。 B .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中“君子”的内涵,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中“君子”的内涵并不相同。 C . 君子、圣人都是德行上的楷模,君子与圣人的差别在于,圣人更理想化,从道理上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真正能够成为圣人的并不多。 D . 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我们用“博雅”来形容君子,所以只要学识丰富,品行端正的人,就一定能成为君子。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载《正蒙》里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是引领社会的正能量。 B . 文中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目的是说明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比法律的管理更重要。 C . “身教胜于言教”,是指君子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觉,营造出良好的社会习俗。 D . 社会需要有君子来专治于文化传承,时代的变化更要求君子不要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形式,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传承文化的根本精神。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菜大爷

    刘奇叶

        菜大爷是居住在城郊西村的一位退休工人。菜大爷姓蔡,“菜大爷”不是他的真名,而是邻里送给他的一个雅号。

        菜大爷的住房是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砖瓦民房,后面有个小菜园子。退休后,他把下地种菜当作一种乐趣。菜园子一年四季都能产菜,除了供给他与老伴儿老两口平常生活吃菜外,总是还剩余不少菜。于是,菜大爷在闲余之际也挑着自己种的菜到菜市场上去卖。

        菜市场离菜大爷的家很近,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买菜的很有眼光,尝过菜大爷的菜后,下一次哪怕菜大爷卖得比其他的摊位贵,也会被一扫而光。

        人们知道,菜大爷种的菜用有机肥料施肥,吃起来好吃又健康,属于真正绿色环保的蔬菜。菜大爷除了平常注意累积肥料,还经常去附近的养猪场挑猪粪施肥。渐渐地,前来买菜的人们都知道了菜大爷的菜好,亲切地称他为“菜大爷”。知道大伙儿对他种的菜十分钟爱,每次上市场卖菜归来,菜大爷心里头总是乐滋滋的。

        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但菜大爷觉得现在的生活很不错,他喜欢这种自娱自乐卖菜的滋润生活,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儿子离开这个城市,他也打心里舍不得这个菜园子。

        隔壁的邻居老李头也卖菜,但他的菜是从外地贩来的蔬菜,属于无机肥料种植的那一种,味觉营养都没法跟菜大爷的菜比,人们一般不喜欢买他的菜,所以老李头每天卖菜总是早上出去,很晚才归来,有时候还要剩余些许残菜回来。

        偶尔,老李头会同菜大爷一块去市场卖菜,两人年龄相仿,又是邻居,还算谈得来。

        一天,老李头天没亮就贩回满满一担的蔬菜,在家里照常分拣为几元一把的小份后,刚要挑市场上去卖,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顿时瘫倒在地上。这一切正好被菜大爷瞧见了,他赶紧叫车把老李头送进了医院急救,接诊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切除手术。

        手术后的第二天,菜大爷去医院看望老李头时,老李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老伴儿正在给他喂粥,一见菜大爷来了,老李头两口子一个劲地道谢。见老李头手术很成功,菜大爷也为他高兴。聊天中,一贯热心肠的菜大爷问老李头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如果有就尽管说,邻里邻居的互相照应嘛。老李头听了,却欲言又止的样子,菜大爷便追问他是什么事情。原来,他是心痛前日贩回的一担蔬菜还放在家里没有卖掉,担心自己住院几天后,那一担蔬菜会白白地烂掉,怪可惜的。菜大爷听了,未加思索地答应帮老李头把菜挑去市场上卖了。

        回去后,菜大爷二话没说,到了老李头家便把那担蔬菜挑去了市场。才到菜市场口,买菜的人们就一窝蜂围拢上来,容不得菜大爷说明一下这菜的来源情况,那担菜又被一扫而光了,哪有菜大爷陈情解释的空隙?望着一副空空的担什和一堆零零碎碎的钱币,菜大爷愣在那里好一阵,仿佛做了一件大亏心事似的。

        当天下午,菜大爷把卖菜的钱如数交给了老李头,说了一声家里有事就走了。老李头高兴地接过钱一点,居然比平常赚的钱要高出一倍多。他心里对菜大爷钦佩得五体投地!

        半个月之后,老李头出院了,特地买了两瓶好酒去敲隔壁菜大爷家的门,结果敲了半天没有人应。老李头问其他邻居,邻居说,菜大爷老两口搬儿子那儿去了。

        菜大爷为什么突然搬走了呢?好久好久,老李头仍没有想明白。

    (选自2016年第4期《小说月刊》)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这是插叙手法,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B . 小说中两次写到菜大爷的菜“被一扫而光”,突出了顾客对菜大爷的信任,说明不管是否绿色环保,只要是菜大爷卖的菜,顾客都欢迎。 C . 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内心,比如菜大爷替老李头卖完菜后,“望”的动作,“愣”的神情,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他的愧疚。 D . 小说语言质朴,笔调从容,在淡定的叙述中,展现了当前社会的世态人情,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敬意,富有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
    2. (2) 小说设置老李头这个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以菜大爷突然搬走为结尾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6. (2017高三上·上高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民网】“公考热”曾经席卷全国,而与此同时,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却显示,2015年春节公务员跳槽数量更比去年增加超三成。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令人惊诧,公务员“跳槽热”是否真的来临?

        这又是喜还是忧?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反腐,大力整顿四风,并出台各项规定与禁令。我国公务员便逐渐地褪去了“光环”,逐步走下了“神坛”。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废除,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越来越市场化,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有其“必然性”,这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是相当有力的。公务员愿意跳槽、敢于跳槽,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公务员这个群体,也激活了社会人才市场,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当然,公务员“跳槽热”也必然会引发担忧,公务员作为管理者与服务者,需要稳定的建设与发展;而公务员跳槽过于频繁,则有可能对公务员队伍建设造成负面影响,也有可能降低公务员群体的服务水平。

        无论是喜还是忧,公务员开始跳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既然发展的是市场经济,就应让市场更多地去决定,更多地遵循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少一些过度的解读,相信最终势必会达到“多赢”的状态。

    材料二:

        【新华网】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向来被认为抱着“铁饭碗”的公务员,竟成为当前跨界跳槽最活跃的人群。

        其实,公务员只是普通职业中的一种,公务员行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光鲜。首先,公务员并非是个高收入行业,同样大学同年毕业的大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和当公务员,5年以后,收入就会拉开明显差距。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差距就越明显。其次,“上升空间狭窄”、“人事关系复杂”、“自我价值体现困难”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他们。这样的情况下,公务员频繁跳槽,其实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所以,社会应当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他们的选择,对公务员跳槽多些理解与包容。

        从某种角度来讲,公务员辞职人数剧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不少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会离开,这有利于干部队伍吐故纳新;另一方面,优秀人才不再只向公务员这种单一职业蜂拥,这是市场主体和管理人才的回归,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与构建。

        跳槽既是市场条件下自由选择的结果,也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纠偏”。对于单位来说,老员工的离开一方面有利于更新换代,但大规模员工离职尤其骨干员工离职,则容易导致人才短缺,应当引起警惕并适当采取措施。所以针对公务员频频辞职“下海”现象,政府应当建立合格人才进得来、不合格的人出得去、优秀人才留得住的公务员选拔任用机制。对于用人单位,也要用待遇留住人才,解决他们基本的生存发展问题。只要实现一个行业内人才的自由流动与良性竞争,并且赋予这一行业从业者合理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尊严,那么它就会自动实现人才的匹配,而不会出现短缺的问题。

    材料三:

        【曲靖文明网】曾经让许多年轻人慕名并为之倾心竭力的热门行业出现了倒寒逆流之潮——公务员跳槽,这让很多人深感震惊和意外,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些年轻人放弃“前功”、尽弃“公务员”而另谋生路呢?

        国家行政部门的规范和严格管理,让许多年轻人越来越感受不到国家公务员带来的种种实惠,这是公务员跳槽的客观原因。中国公务员制度有一个成长、发展的历程,它引纳外国的公务员制度并采用了古代的“科举制”的积极因子。但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等慢慢地纳入法制化轨道,行政工作人员的行为有了规范和约束,自然感到受限制。

        相比其他行业的收入,原先的愿望打算与现实需求的巨大反差,使公务员萌生了跳槽另谋生路的打算,我想这是跨行业公务员跳槽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

        中国在职公务员的跳槽和近几年“国考热”的降温,是人们对各种职业工作认识的理性回归。以前很多人认为在国家的行政部门从职既有政治上的功名,又有经济上的实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国家公务员只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工作人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谈不上什么特权,随着认识上的变换,一些公务员选择跳槽,流动到其他的行业,也属正常。

        针对以上的问题,政府要大力推进,行动起来。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是中国公务员的“跳槽”助推器。国内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一直都在不停地流转、变动,公务员的“跳槽”也是行业流动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公务员的“跳槽”融入到正常的流动中来,政府需要思考。

    1.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对“公务员跳槽热是喜是忧”这一问题持谨慎观望的态度,既指出了公务员跳槽在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上的好处,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突出强调遵循市场规律的重要性。 B . 材料二认为,社会对待“公务员跳槽热”这一现象应给予理解和包容。材料在分析了公务员跳槽的原因和社会意义的基础上,也向用人单位和政府提出了的相应的应对措施。 C . 材料三对公务员跳槽现象原因的分析侧重于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应对思路,认为政府若能建立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就能让公务员融入社会各行业的正常流动中去。 D . 三则材料都围绕“公务员跳槽”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真实客观的报道,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或意义,读者综合参考可以比较全面地把握新闻事件的价值。
    2. (2) 下列各项中,对材料三“公务员跳槽热”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越来越多的年轻公务员希望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以达到与自身能力和需求相匹配的收入水准。 B . 国家行政部门的规范动作和严格管理,一方面强化了对公务员行为的规范和限制,另一方面也取消了公务员的各种实惠。 C . 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等慢慢纳入法制化轨道,公务员受到了更多的限制、约束,表现自我能力和价值的空间变得狭窄。 D . 人们对公务员职业工作的认识回归理性,认识到公务员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谈不上什么特权。 E . 社会各行业人员一直都在不停地流转、变动,作为行业流动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务员的正常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3. (3) 对“公务员跳槽热”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会带来哪些问题?它们的分析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原文信息,简要概括。
三、文言文阅读
  • 7.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先主定蜀,嘉峻之功,乃分广汉为梓潼郡,以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子弋,字绍先,先主末年为太子舍人。后主践阼,除谒者。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亮卒,为黄门侍郎。后主立太子璿,以弋为中庶子,璿好骑射,出入无度,弋援引古义,尽言规谏,甚得切磋之体。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遂斩其豪帅,破坏邑落,郡界宁静。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还统南郡事。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是岁,蜀并于魏。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汉晋春秋》曰: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曰:“臣闻人生于三,事之如一,惟难所在,则致其命。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晋文王善之,又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后遣将兵救援吕兴,平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进号崇赏焉。

    (选自《三国志·蜀书·霍峻等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B . 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C . 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D . 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酹: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文中和苏轼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的“酹”,都有用酒祭奠之意。 B . 素服:白色的衣服。既指日常穿的便服,如清代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两妇年皆四十许,淡妆素服,丰韵幽嫺”;又多指居丧或遭遇凶事时所穿的,文中取的是这个语义。 C . 除:任命,授职。“除谒者”中的“除”即“授官”之义。古文还有许多表示官职升贬的词语,如“陟”和“擢”表升官,“谪”和“判”表贬官。 D . “后主”指末代君主。此词始见于《三国志》,陈寿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后来的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因此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霍峻顺应时势,投靠明主。他一开始跟随刘表,接管哥哥的队伍后,他率众投奔了刘备,并对其非常忠心。 B . 霍峻能力突出,以弱胜强。面对刘璋万人部队为期将近一年的围攻,霍峻抓住其懈怠的时机,一举攻破对方。 C . 霍弋忠于职守,处事得体。面对后主刘禅无节制的爱好,霍弋列举许多古代的例子,言辞激烈,效果很好。 D . 霍弋忠心耿耿,追随后主。成都失守后,在不知后主安危的情况下,他不急于投降,听到后主投降,才上表请降。
    4. (4)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

      ②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

四、诗歌鉴赏
  • 8.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①(其二)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②,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③。

    【注】①鸦片战争爆发后,力主禁烟抗英的林则徐被贬戍新疆,启程赴伊犁前作此诗留别家人。口占:不起草稿,随口吟诵。②《左传•昭公四年》言郑大夫子产因改革遭谤,仍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③山妻:对己妻的谦称。老头皮:老头子。此联作者“自注”云:“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

    1. (1) 下列对本诗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联自谦体力衰弱、才智平庸,言外之意是贬赴新疆就不会再“神疲”了,否则反而会“不支”,平淡话语中隐隐透出政治风暴后诗人疲乏低沉的心态。 B . 颔联对仗工整灵活,既有句间对仗,如“生死以”对“避趋之”;又有句内对仗,如“国家”对“生死”,“祸福”对“避趋”,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字驾驭功力。 C . 颔联含意丰富,既指目前贬戍伊犁远行,纵然是祸也在所不辞;也表明自己不论过去将来,其所为都从“利国家”、“不避祸福”这一宗旨出发的坚定态度。 D . 颈联感谢君王,认为贬谪是君王对诗人的宽厚处分,实则是借此向家人诉说衷肠,心平气和地解除家人对他远行的担忧,希望获得家人的理解和谅解。 E . “养拙”相当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守拙”之意,守本分、不显露自己,此句诗言“我”适宜归隐田园,语气谦恭中含有愤激与不平。
    2. (2) 尾联用典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9.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劝学》一文中,荀子强调,君子想要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就要
    2. (2) 《氓》一诗中,弃妇自诉在夫家时辛苦劳作,早起晚睡,天天如此的句子是:
    3. (3)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名句是:
六、语言表达
  • 10.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山崩、滚石等地质灾害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山石不稳固的山区;不良天气情况有可能增加登山者迷路或失足等危险情况出现的几率。,人们应当向山崩、滚石运动的垂直方向逃生,寻找稳固的大石等可供藏身的地方躲避。如果在登山过程中遭遇不良天气,应立即停止登山活动,就近寻找安全区域,等待不良天气消失,或者利用通讯手段,

  • 11.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下面是某市与全省《互联网络使用状况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请仔细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1. (1) 从表1可以看出,某市网民的学历结构与全省相比,情况是:

      网民学历整体情况是:

    2. (2) 从表2某市和全省的网络使用情况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即
七、材料作文
  • 12.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864年的一天,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书幸免于难——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章(哈佛大学校规规定图书馆的珍贵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阅览)带回了宿舍。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

        在中国一所中学,课间,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虽然没有其他人,但是两名学生还是主动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了两名学生,并认为他们认错态度极好,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