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18-01-02 浏览次数:24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7七上·北京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湘行散记》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散文集,小说《边城》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B . 《再塑生命的人》一文中,海伦·凯勒不仅有博爱之心,更充满教育智慧。 C .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龟虽寿》《短歌行》。 D .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他创作的《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
  • 2. (2017七上·北京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 .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 .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 .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 3. (2017七上·北京期中) 四位同学分别给老舍纪念馆打电话,预订参观门票。在电话中,工作人员告知纪念馆正在闭馆修缮,2018年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下面四位同学的答复,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那好吧,对外开馆后,我再来致电垂询,谢谢叔叔。 B . 谢谢您,打扰了,等修缮工程结束后,我再来光临。 C . 给您添麻烦了,以后我会在百忙之中再抽时间联系您。 D . 好的,开馆以后我再电话预约订票,谢谢叔叔。
二、新添加的题型
  • 4. (2017七上·北京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1) 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歌》)
    2. (2)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3. (3)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4) 子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 学而》)
    5. (5) 《天净沙·秋思》中运用景物描写烘托羁旅游子凄楚心境的句子是
    6.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既点明时令又表达漂泊落寞之感的诗句是
    7. (7) 《次北固山下》中既写出时序交替的匆匆,又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的诗句是
    8. (8) 《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9. (9) 《观沧海》中,作者通过描写,渲染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的诗句是:
  • 5. (2017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   A  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 (1)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其中的A指的是
    2. (2) 从选段来看,“我”对A的情感是,原因是
    3. (3) 下面两幅插图也源于《朝花夕拾》,请选择其中一幅,说说表现了什么场景。

  • 6. (2017七上·北京期中) 题目:我懂得了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800。(3)叙事清楚、内容充实、情感真挚。(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三、字词书写
四、文言文阅读
  • 9. (2017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俄而雪    ②差可

      ③尊君在    ④入门不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 (3) “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 (4) 文中友人由“怒”变“惭”,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10. (2017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伤逝

        王子猷、子敬①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曰:“何以都②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③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④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⑤恸⑥绝良久,月余亦卒。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王子猷、子敬: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小儿子。②都:完全。③了:完全。④既:已经。⑤因:于是。⑥恸:痛哭

    1. (1) 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绝”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 悲痛欲 B . 赶尽杀 C . 无此意 D . 美妙
    2. (2) 文中哪些句子特别能表现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五、综合性学习
  • 11. (2017七上·北京期中)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以下五则是孔子对君子应该具备的理想人格内涵的阐述,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及认识,从以下五则概括出三点你认为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品质:

      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④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 (2)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2016年修订了《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请从下列《规范》和以上《论语》五则中各选一条,说说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

      《规范》节选

      ①勤奋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有适合的学习方法,专心听讲,学会独立思考,乐于科学探索。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文艺、体育、科技等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②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了解个人成长、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明辨是非,有正义感,学会运用法律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孝敬父母。体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健康,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与父母交流,礼貌回答问话。外出和回到家时主动与家人打招呼。

      ④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关爱同学。同学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善于发现、乐于学习同伴的长处和优点,分享彼此的成长进步。发生矛盾时多做自我批评。

      ⑤诚实守信。真诚待人,信守诺言。不说谎,不作弊。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好,借别人的东西按期归还,拾到他人的财物及时交还。

      ⑥举止有礼。尊重他人隐私,不妨碍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六、现代文阅读
  • 12. (2017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②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③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④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⑤“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⑥“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⑦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⑧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⑨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⑩“人都到哪里去了!”

        ⑪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⑫“读书!”

        ⑬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⑭“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⑮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⑯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1) 选文从第②段起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幼年鲁迅的等几个生活片段。
    2. (2) 选文第①段中划线的语句使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心理。
    3. (3) 鲁迅一直很尊敬他的老师寿镜吾先生。请从选段中找出能表达这种情感的内容,并作简要的分析。
  • 13. (2017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茶事

        ①乡村五月的晨,醒得特别早。仿佛还没来得及揉揉眼,天色便温柔地明亮起来。

        ②想起临睡前母亲说今天该采茶了,赶紧翻身起床。清水洗漱后,素面朝天地向屋后茶园信步而去。

        ③沿着春草丰满的小径向前,向前。晨露盈盈在我穿行游走的身后滴答作响,行不远,就看见母亲拎一小桶埋头在茶树丛中一朵一朵地采摘青茶。天地间罗下薄薄的清雾,空气中漫布着青草、泥土特有的味道,茶树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伸出一只只浅嫩的小手,一定是想抓住这个春天轻灵的羽翼吧!

        ④母亲含笑嗔怪我昨日在旅途风尘仆仆一天,累了,没多睡会,眼神却分明欣喜地巴望一起采茶,多点时间亲近她的女儿。学着母亲的样子,我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鸟舌般俏皮柔嫩的新芽,一边听她细声轻语絮叨着如烟的往事。

        ⑤一场场春雨飘过,茶树喝饱了水,滋滋地直望外冒着青翠的嫩芽,从清明到立夏前都是采茶的季节。那时候,青山茶场的千里茶园里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放眼望去,碧绿葱翠的茶山上星罗棋布地遍撒着一个个俏生生的采茶姑娘。她们如翩翩彩蝶穿梭在一条条绿色长龙间,头带草帽,腰挎竹笼,双手起舞,上下翻飞,一片片,一叶叶,采摘着满垅的希翼和梦想,茶树兴奋地颤抖着发出淅淅沥沥的欢唱。少女时的母亲便是那群茶姑里的一个。以前采茶都是一水的黄花闺女,母亲说,茶是最好“色”的,一个季节下来,那些丰满水灵的女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面黄肌瘦,神色憔悴。我一旁听了吃吃地笑,哪里是茶好色呀,分明是采茶的活太艰辛乏味,茶姑们的消瘦大致是劳累所致吧。

        ⑥布谷鸟高声吟唱着不急不慢地巡回在原野,和煦的清风痒痒地拂面而过。说着这些青葱往事时,母亲像往常一样抿嘴笑了。细细看看母亲,她真的老了,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我暗暗叹口气,心里湿湿沉沉的。不知还能喝多久母亲亲手采摘的茶叶了。

        ⑦吃过晚饭,父亲笑吟吟地问我要不要看茶叶是怎么炒制“出笼”的,他毫不吝啬地夸起母亲的聪明能干,去年只看过一次就学会了自己做茶。灶膛里的豆萁随着划起火柴的青烟熊熊燃起,红彤彤的火舌忽忽地舔着锅底,母亲把我们采了一天的青茶叶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赤裸着双手不慌不忙地翻炒起来。一股浓郁的清香蓦地扑鼻而来,飘飘缈缈地弥漫开去,一时间连满屋的空气都沉醉在沁人心扉的茶香余韵中。

        ⑧杀青、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丝毫都不含糊,那一点头一舒臂的灵活机警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逐渐逐渐盈润着我的心……

        ⑨两个多小时后,茶叶终于烘干焙好,粉墨登场了,簸箕里的新茶条索紧致,纤毫毕现,一共7两有余。望着母亲红肿麻木的手掌,拭着她额头沁出的汗珠,我感动莫名,没成想,每天在手中的青瓷茶碗里舒缓轻舞,婀娜多姿,清香碧纤的茶叶,竟然来得这么艰辛不易。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

    1. (1)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两个场面,请你各用一个二字词语概括出来。
    2. (2) 文中划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母亲”的形象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