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文...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 2.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下表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政府用于贫民救济的财政支出数额表。该表实际上反映出工业革命(    )

    时间

    1802-1803

    1813年

    1817-1818年

    济贫支出

    年均530万英镑

    860万英镑

    年均930万英镑

    A . 增加了社会财富 B . 改变了政府职能 C . 加剧了贫富分化 D . 增加了财政收入
  • 3.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重要影响是(    )
    A .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B . 中国增开了多处通商口岸 C .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D . 清政府内部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 4.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    )
    A .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 . 辛亥革命的偶然性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D . 国民革命的仓促性
  • 5.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 五四运动 C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 北伐战争
  • 6.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 . 争取和平民主 B . 联合蒋介石抗日 C . 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D . 结束长期内战局面
  • 7. (2019高三下·肇庆模拟) 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清政府(    )
    A . 注重维护国家主权 B . 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 C . 仍缺乏近代化意识 D . 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 8.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下图是漫画《贪食小犬,死不足惜》。该漫画揭示出(    )

    A . 近代中国民众的悲惨遭遇 B . 北洋政府最终同意了日本的要求 C . 五四运动强烈的爱国精神 D . 日本发达的工业冲击了中国经济
  • 9.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1944年9月,蒋介石发表《告知识青年从军书》,号召知识青年从军,规定:服役年限为两年,公务员保留薪水,大专学生保留学籍,高中学生服役期满后可免试升入大学。这表明(    )
    A . 中国抗战兵源面临枯竭 B . 中日战争仍处于相持阶段 C . 国民政府关注兵源素质 D . 抗日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
  • 10.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1961年黑龙江省委根据中央精神,将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改为生产队,生产大队对生产队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的制度;减少农村非农业人口。这些举措(    )
    A . 有助于农村经济恢复 B . 实现了按劳分配 C . 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 D . 使所有制多样化
  • 11.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17世纪的英国,如东地公司是与波罗的海地区贸易的公司,利凡特公司是与地中海东部贸易的公司,东印度公司则直接与印度进行贸易。东印度公司刚成立,就得到伊丽莎白政府所颁发的特许状,赐予其独占好望角至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特权十五年。这反映出(    )
    A . 当时的英国已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B . 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政府成立的新机构 C . 英国商业公司的性质具有双重性 D . 商业公司是英国殖民扩张的主要工具
  • 12.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成千上万的大公司把大笔金钱和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用一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方式集中地运用智慧和力量。”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此方式(    )
    A . 加剧了市场的无序性竞争 B . 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需要 C . 得到了各国政府有力支持 D . 反映了传统工业走向衰落
二、非选择题
  • 13.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合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材料三:英国路透社2012年8月23日电,卡梅伦自2010年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以来,2011年8月以强硬手段平息了伦敦暴乱,随后同美国一起出兵推翻了利比亚政权,2012年又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起对叙利亚发出战争威胁借口叙利亚保存大量生化武器,声称不排除对叙利亚派兵行动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说明影响史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卡梅伦派兵叙利亚,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 14.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初的改革思路比较简单,就是放权让利,调动积极性,搞活经济。充其量是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以增加计划经济的活力。放权让利是以往经验的延续,实质上是重拾《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前后的一些想法,不同的是放权的范围扩大了。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之路》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集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初期“放权让利”的背景
    2. (2) 材料二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改革的认识。
  • 15.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坐是凋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的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王安石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
    3. (3) 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哪些改革启示?
  • 16.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在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当时的世界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在英国已越来越无力领导世界的情况下,它还一味维持在海外的大量利益,其正当性已经越来越显薄弱;另一个是“新兴国家”们普遍奉行的乃是国家主义,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

    1. (1) 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格雷为什么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 17.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华盛顿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774年10月9日致麦肯齐上尉的信中,华盛顿写道:“我深感满意的是:在整个美洲,任何有头脑的人并不企求独立;恰恰相反,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在1776年2月10日致里德的信中,他写道:“告诉他们,如果除了奴役就不能使暴君及其凶狠的大臣满意,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

    ——摘自《华盛顿文选》

    材料二:华盛顿认为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需要通过人民给它的这种权力来进行政治统治,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要越过宪法的范围也不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

    ——赵天越《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及影响述评》

    材料三:他当时是没有必要离开总统宝座的。他可以轻易地赢得第三任。……华盛顿的让权使得总统选举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的赞许下举行。他的让权之举明确无误地指出,民众和宪法是这个新生国家里的唯一主人。

    ——[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华盛顿的政治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2. (2) 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宪政思想的主要内涵。据材料三,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