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泸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27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26. (2017七上·泸县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罢兵而归……封诸侯,颁赐宗彝……于是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子于营丘,曰齐。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哪一项民主制度?举例说明古代哪几位先贤通过这种方式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 (2) 材料二反映的出古代实行了怎么样的政治制度?
    3. (3) 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周王为什么要实行怎样的制度?
    4. (4) 尝试绘出材料三制度下的贵族等级简图。
  • 27. (2017七上·泸县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 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

    材料二:新法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怕老百姓不相信,于是在成阳市场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大木杆,招募百姓中有能把它搬移到北门的,赏十金。百姓奇怪,没人敢移。又宣布:“能搬 移的给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搬移了木杆,就给了他五十金。

    材料三:新法实行了一年,秦人到国都投诉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在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行不通,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将依法惩办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 承人,不能施刑,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第二天,秦人都守法了。

    ——以上均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法”的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商鞅这一做法的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商鞅执法的特点。
    4.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
  • 28. (2017七上·泸县期中)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着很大的关系。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帝王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他们以德化民,使西汉出现“文景之治”。他雄才伟略,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1. (1) 材料一中的“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 (3) 材料二中所说的西汉帝王都有谁?
    4. (4) 说一说秦亡汉兴给你的感想和启示。
  • 29. (2017七上·泸县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秦朝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2. (2) 材料二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历史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3. (3)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跟哪一位皇帝有关?为加强中央集权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 (4) 材料三中的“孔子之术”指的是哪一学派?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秦汉两个朝代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