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

更新时间:2018-01-30 浏览次数:1242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给下列一段话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jí钻探,有如向地寻求宝藏。仰之mí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而不舍。

  • 2. 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潜心贯注 , 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 . 全军将士气冲斗牛 , 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 . 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 . 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 3.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 .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 . 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D .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 4. 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A . ①无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 . 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 . ①无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 . 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 5.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①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 (1) 画线句①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2. (2) 画线句③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6. 请你辨析下面句子中“说”的含义。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③“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 7. 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学者、革命家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请你也用简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闻先生。

    朱自清: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 8.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请说说“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二、阅读理解
  • 9. (2021七下·牡丹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 (1) 选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2. (2)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

    3. (3) 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4. (4) 体会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5. (5) 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儒者之豪迈

    徐百柯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①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1. (1) 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 (2) 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

    3. (3) 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之。

      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

    4. (4) 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读书方法的句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