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四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6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7九上·肇源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永(juān)    日(guǐ)     阴(huǐ)       分道扬(biāo) B . (suí)     木(nè)      锵(kēng)      明眸善(lài) C . 黑(yǒu)     恣(suī)     望(liào)      探得珠(lí) D . (jié)     自(shàn)    褴(lǚ)        筹交错(gōng)
  • 2. (2017九上·肇源期末)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 , 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让我们领略美的真谛。 B .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 , 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C . 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D . 有网友认为,在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的21世纪,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先后攻打盛产石油的伊拉克、利比亚,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3. (2017九上·肇源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华为手机不但扬名海外,而且得到了中国广大手机用户的高度赞扬。 B .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C . 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身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 . 大庆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 4. (2017九上·肇源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B . 《史记》由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D .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喜剧。
二、字词书写
  • 5. (2017九上·肇源期末)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我在树根之间坐了下去,紧靠在树干上,举目望那和xù的太阳,于是,我的梦魂yíng rào的时刻piān然而至,停了下来,原是大地上最后一名的我,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

三、句子默写
  • 6. (2017九上·肇源期末)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1) 蒹葭采采,。(《诗经·蒹葭》)
    2. (2) 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3. (3) 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6. (6) 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
四、语言表达
  • 7. (2017九上·肇源期末) 请仿照画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常常是丰富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 8. (2017九上·肇源期末)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的言论。
五、诗歌鉴赏
  • 9. (2017九上·肇源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1) 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这两句化静为动,用了比喻修辞,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波涛汹涌澎湃,把潼关险要的地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B . “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C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没有直接提到战争,但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D . 最后两句为全曲点睛之笔,是作者对以往的历史所做的概括与批判。
    2. (2) 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这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 10. (2017九上·肇源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注释】①山阳:汉郡名,在今沧州市东南。②二千石:指享受二千石俸禄的官员,一般作为太守的代称。③禽:同“擒”,逮捕。④末计:指商业和手工业。⑤课:督促。⑥收敛:收获庄稼。⑦菱芡:菱角和芡实。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的含义。

      ①渔人甚之       异:

      ②便向路         扶:

      ③劳来行         循:

      讼止息         狱:

    2. (2) 选出下列划线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欲穷林         醉能同乐(《醉翁亭记》) B . 渔人甚异       故时有物外趣(《幼时记趣》) C . 躬率以节俭     以衾拥覆,久而和(《送东阳马生序》) D . 上选能治       当立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4. (4) 从【甲】【乙】两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民风,【甲】文中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让我们感受到了百姓的 ,体现了桃花源民风的淳朴;【乙】文中的“乃躬率以节约,劝民务农桑”两句从描写的角度来说,通过 写,表现了渤海郡之前的奢侈民风。
    5. (5) 陶渊明在【甲】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美好的生活,【乙】文记叙了龚遂为改变民风所做的努力,从中我们看到了两人怎样的社会理想?
七、现代文阅读
  • 11. (2017九上·肇源期末) 阅读《节制是心灵的闸》一文,回答小题。

    节制是心灵的闸

    韩青

        ①著名学者梁漱溟说,人类面临三个难题:人与动物、人与人和人与内心。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人与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活中,我们常常打败别人,却很难战胜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从而丢失了自我。

        ②明智的做法就是为心灵设个节制的闸。有了它,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人才会变得宁静。只有心静了,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③没有节制,心灵往往盛放了不该盛放的东西,比如忌妒、贪婪、仇恨等等,而这些正是噩运的种子。秦国的太医李醯(xī)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于是就派人杀了他。可是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的人还是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李醯非但没有成为医学名家,还为后人所不齿。如果李醯不让噩运的种子发芽,能化忌妒为动力,发愤提高自己,那么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别人,从而真正地改变命运。

        ④没有节制,放纵私欲,往往是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虞国君主贪欲膨胀,不加节制,为得到晋献公的良马宝玉,不惜借道给晋国,最终落了个亡国丢身的下场。

        ⑤可见,不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轻则会伤身害己,重则会祸国殃民。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就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达成自己的目标。【A】

        ⑥浅水大鱼不游,浅土大木不长。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节制,就离不开良好的习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B】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很好地为心灵设置一个闸,让它挡住欲望、贪念、丑陋、邪恶……让心灵装满人间真情,装满人间美好。

    1. (1) 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2. (2) ③、④段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下面一段材料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在【A】【B】中的哪一处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天,台湾作家梁实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熏鱼端上来了,他不吃;冰糖肘子端上来了,他又说不能碰;什锦炒饭端上来了,他还是说不能吃。最后八宝饭端来时,他说要这个。朋友提醒他里面有糖和淀粉。他说:“我当然知道。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节制着、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4. (4) 试着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5. (5)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要“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的理由是什么呢?
  • 12. (2017九上·肇源期末) 阅读《回家的花朵》,完成小题。

        ①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在春天湿漉漉的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汽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②蒲公英开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当漫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

        ③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暧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有的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冰冷的马路沿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两个简陋的竹筐里,或是散乱地挤在一个个肮脏得已看不出颜色的蛇皮袋子里,在村庄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那一条一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④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⑤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城市的喧嚣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粘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十余年了。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着一层乡间水气的湿漉漉的蒲公英。

        ⑥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经历秋霜变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湿漉漉的泥土,许多的蒲公英已经鼓了些米粒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耀眼,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色的光泽。

        ⑦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⑧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⑨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新点亮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⑩灵魂或许是不会流落的,它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苍凉,不管脚步多么遥远,不管回家的路多么漫长,不管生命多么沉浮,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悉温热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

    (有删改)

    1. (1) 文中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2) 赏析第⑦段画线语句。

      花朵早谢了,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 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3. (3)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四个“不管”和一个“一定”,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4. (4) 文章标题“回家的花朵”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5. (5) 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都有一颗永远不会流落的心,请结合本文再举一个例子谈谈你的理解。
八、命题作文
  • 13. (2017九上·肇源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渐至佳境”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请以“渐至佳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