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扒齿港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18-03-08 浏览次数:98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选题</b>
  • 1. 以下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 皎洁的月光 B . 晶莹的露珠 C . 璀璨的钻石 D . 漂亮的萤火虫
  • 2. 下列短语或诗词中涉及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 . 立竿见影 B . 光阴似箭 C . 三点一线 D . 一叶障目
  • 3.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 .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 .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 .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4. (2016八·西安月考)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 .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 5. 小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则它看到的全身像应该是(  )

    A . B . C . D .
  • 6.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岸边斑马在水中的“倒影” B . 玻璃砖后的铅笔杆“错位” C . 灯光下男孩在路上的影子 D . 大厦的玻璃外墙造成“光污染”
  • 7.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  )
    A . 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 . 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 . 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D . 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
  • 8. (2017八上·大丰期中) “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关于“浴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B . 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C . 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 D . 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
  • 9.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 60厘米 B . 40厘米 C . 20厘米 D . 10厘米
  • 10. 春节期间,某电视台推出“扫二维码,抢红包”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可成像在内部的识别模块上实现登录,获得红包。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 . 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越好 C . 二维码成虚像 D . 二维码一定成倒立的像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 B . 王奶奶戴的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 . 小明戴的近视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厚 D . 透镜两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
  • 12. 我们有这样的体验: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人逐渐靠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  )
    A . 像变大了 B . 像的大小不变 C . 像变小了 D . 无法确定
  • 13.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 f<2cm B . 2cm<f<4cm C . 4cm<f<5cm D . 5cm<f<8cm
  • 14. 电影放映机所成的像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所成的像(  )
    A . 照相机 B . 幻灯机 C . 放大镜 D . 近视镜
  • 15. 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结果在光屏上形成(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不能成像
  • 16. 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 . 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则不能 C .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 17.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 . 摄影﹣光的反射 C . 电影﹣凸透镜成像 D . 倒影﹣平面镜成像
  • 18. 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 .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 .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 .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二、<b >多项选择题</b>
  • 19. 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投影成像中(  )
    A . 成实像的是①④ B . 成虚像的是②③ C .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 D .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
  • 20.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3cm B . 5cm C . 7cm D . 14cm
三、<b>填空题</b>
四、<b >作图题</b>
五、<b >实验题</b>
  • 31.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 (1) 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2. (2)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实验时,小明同学应在(选填A/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 (4) 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为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5. (5) 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信息在图乙上,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32. 小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焦距为10cm.

    1. (1) 若将蜡烛从图示位置移至20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当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2. (2) 他将装置恢复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再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变得模糊了,要使像再次变得清晰,他应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一块(选填“凸”或“凹”)透镜.
    3. (3) 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变短,要使蜡烛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将透镜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4. (4) 小周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