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同步测试(2...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达标
  • 1. 真菌的特征是 ( )

    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④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⑤ C . ①④⑤ D . ②④⑤
  • 2. 面包发霉时长出的“毛”属于 ( )
    A . 细胞 B . 真菌 C . 小型植物 D . 原生动物
  • 3. 如图所示为四种生物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四种生物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另外,(填序号,下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有鞭毛。  
    2. (2) 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作用。
二、能力提升
  • 4. 下列真菌中是单细胞的是 ( )
    A . 青霉 B . 曲霉 C . 酵母菌 D . 木耳
  • 5.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酸奶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杆菌经过发酵后制成的。乳酸杆菌属于( )
    A . 细菌 B . 霉菌 C . 酵母菌 D . 营养
  • 6. 炎热的夏天,食物很容易变馊,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的污染严重 B . 食品本身的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C . 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D . 炎热的夏天,食物的水分蒸发过快
  • 7. 生活中为了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防止食品腐败采取的措施有( )

        ①低温 ②风干 ③高温灭菌后密封 ④添加防腐剂 ⑤温暖 ⑥潮湿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⑤⑥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③④⑤
  • 8. 自然界中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则 ( )
    A . 人类免于疾病感染,人口可急剧增加 B . 植物欣欣向荣,动物也可大量繁殖 C . 人类将获得更多的食物 D . 生物体尸体和排泄物将堆积如山
  • 9. 发酵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酿制葡萄酒利用了( )

    A . 醋酸菌的发酵 B . 乳酸菌的发酵 C . 霉菌的发酵 D . 酵母菌的发酵
  • 10. 香菇和木耳都属于真菌,以下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
    A . 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都是单细胞动物 C . 细胞没有细胞壁 D .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 11.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 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都离不开酵母菌 B . 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 . 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 .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12. 易拉罐、罐头等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
    A . 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B . 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 C . 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 D . 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
  • 13. 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 甲、乙这一实验对照组中,变量是水分 B . 设置丙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乙中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水 C . 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D . 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不需要从外界摄入营养
  • 14. 据《山西新闻网》报道,2001年9月10日,江西省永修县很多农民因食用一种野蘑菇而中毒,经专家鉴定,这种蘑菇的学名是“灰花纹鹅膏菌”,属于世界上最毒的蘑菇。  
    1. (1) 这种蘑菇在分类学上属于一种,繁殖方式是。  
    2. (2) 为了不发生类似的中毒事件,你觉得在野外采蘑菇时应注意什么?
  • 15. 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 (1) 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2. (2) 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 . 室温保持在25℃ B . 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 . 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 . 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
    3. (3) 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4. (4) 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5. (5) 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