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余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03-09 浏览次数:47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字词书写
  • 1. (2017九上·余姚期中)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求suǒ、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lǐn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bó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qī息、依偎。

二、情景默写
  • 2. (2017九上·余姚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中华诗文,丰富多彩。有春秋之景:“燕子来时新社,”,“塞下秋来风景异,”。有凝重之愁:“过尽千帆皆不是,”,“,载不动许多愁”。

           中华诗文,饱含情怀。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有农人“”的劳碌艰辛;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有梅花“”的高洁情操。我们还可以从“”中,读出报国之志。

三、文言文阅读
  • 3. (2017九上·余姚期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①富贵,无相忘。
    ②大王加惠,以大小,甚善。
    ③此人可见,不可屈致也。
    ④今当远离,临表零,不知所言。
  • 4. (2017九上·余姚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

           宋狄武襄青征侬智高 , 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举军欢呼声震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青丝笼覆,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谢神取钱。”其后破昆仑关,败智高师,还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乃两字钱也。

    (选自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狄武襄青:狄青,北宋名将,谥号“武襄”。②侬智高:人名。 ③钱面:明代以前铜钱仅一面有文字,称面。

    1. (1)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举 军 欢 呼 声 震 林 野 武 襄 亦 大 喜。

    2. (2)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揭示了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 B . 陈胜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纪念他们。 C . 狄青对战争胜负毫无把握,所以才入庙祝祷,以求安慰。 D . 狄青不听劝阻,坚持掷钱占卜,是因为相信神庙的灵验。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

    4. (4) 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卒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指目陈胜。

      ②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帖之,青丝笼覆,手自封焉。

    5. (5) 狄青与陈胜都借助神灵来谋事,请比较两者做法和目的的不同之处。
四、综合性学习
  • 5. (2017九上·余姚期中) 由汉字谐音而派生出来的“吉祥语言”,并由此创作出的“吉祥图案”,可谓妙趣横生。下列含有生肖的“吉祥语言”和“吉祥图案”没有借用谐音的一项是(    )

    A.诸事顺利

    B.龙凤呈祥

    C.马上封侯

    D.大吉大利

    A . A B . B C . C D . D
五、中国名著
  • 6. (2017九上·余姚期中) 学校开展“经典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 (1) 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

      标题

      ①孤独之旅成长之美——读《》有感

      ②我也可以旧事重提——读《》有感

      ③见字如面墨短情长——读《》有感

      书名

      A.《朝花夕拾》   B.《培根随笔》  C.《草房子》  D.《傅雷家书》

    2. (2) 阅读《水浒》后,同学们对鲁智深这个人物印象深刻,并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鲁智深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你认同吗?请结合原著阐述理由。
六、现代文阅读
  • 7. (2017九上·余姚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弗利克斯回来了

    (德)艾利希·凯斯特纳

           1921年圣诞节前夜,将近六点钟,普赖斯家刚刚互赠了节日礼品。父亲摇摇晃晃地站在一张椅子上,身子紧贴着圣诞树,用他那沾湿了的手指在掐灭淡红色的小小烛焰。母亲在外面厨房里忙碌着,她把餐具和土豆色拉端进了起居间,说道:“小香肠马上就热了!”她的丈夫爬下椅子,高兴地拍拍手,大声对她说:“有芥末吗?”她没有答话,回身取了盛芥末的瓶子嘱咐说:“弗利克斯,买芥末去!小香肠已经热好了。”

           弗利克斯正坐在灯下摆弄着一只廉价的小照相机。父亲轻轻地打了这个15岁的男孩一巴掌 , 厉声说道:“以后还有时间玩,你把钱拿着,快去买芥末!带上钥匙,回来你就不用按门铃了。还要我赶你走吗!”

           弗利克斯拿起盛芥末的瓶子,似乎还想拿它来拍个照。他接过钱,拿了钥匙就上街了。

           店主们都不耐烦地站立在店门里边,认为命运亏待了他们。所有楼房的窗子里都闪烁着圣诞树的微光。

           弗利克斯信步走过无数家商店,朝里面张望,什么也没有看到。他心中飘飘忽忽,把芥末和小香肠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他沉浸在幸福之中,以至芥末瓶子不知不觉地从他手里滑落在地。橱窗前哗啦啦地落下了百叶窗,这时,弗利克斯发现自己在城里已逛荡了一个小时。这么长时间小香肠一定早就煮爆了,弗利克斯吓得不敢回家。两手空空,一点芥末也没有买着……而且回去这么晚!偏偏要在今天挨耳光,他受不了!

           普赖斯夫妇吃着没放芥末的小香肠,一肚子怒气。八点钟了,他们开始担起心来。九点钟他们跑出家门,去按弗利克斯朋友们的门铃。——圣诞节的头一天,他们报告了警察。一连等了三天,音讯杳然!他们又等了三年,仍不知所终!久而久之,他们的希望破灭了。最后,他们不再等了,从此陷入了绝望的忧伤之中……

           打这起,圣诞前夜成了这孤寂的老两口生活中的忌辰。每到这天,他们总是默默地坐在圣诞树前,端详着那架廉价的小照相机和一张儿子的相片——那是他受坚信礼时的留影,孩子穿着蓝色西服,齐耳戴着黑色毡帽。老两口太爱孩子了,以至父亲有时信手就揍他几下,可他并不是发火,不是吗?——圣诞树下每年都摆上他昔日送给父亲的十支雪茄和送给母亲的暖和的手套。老两口每年吃土豆色拉加小香肠,但出于忌讳,都不放芥末,他们再也吃不出香味了!

           老两口并排坐着,他们眼泪汪汪,燃着的蜡烛看上去像是圣诞树上闪闪发光的大玻璃球;他们并排坐着,父亲每年都要念叨这句话:“这次的小香肠可真是不错。”母亲照例答道;“我还要去厨房把弗利克斯的那份给你取来。现在我们再也等不到他了。”

           闲话少说,弗利克斯回来了!

           那是1926年的圣诞前夜。六点刚过,母亲把煮热的小香肠端了进来,这时父亲说道:“你什么也没听见吗?刚才门上不是有动静吗?”他们屏息静听,一面继续进餐。有人进了屋,他们不敢回头看。一个颤抖的声音说:“买来了!这是芥末,爸爸!”接着,一只手从二老之间伸了出来。一点不假,一个满装芥末的瓶子放到了桌子上……

           母亲双手合十,深深地低下了头。父亲擦着桌子站起身,虽然热泪盈眶,却微笑着回过身来,举起胳膊给了儿子一个响亮的巴掌 , 说道:“去了这么长时间!你这个调皮鬼,坐到那边去!”

           要是小香肠凉了,世上再好的芥末又有什么用呢?不过,小香肠凉过——这倒是千真万确的!

    1. (1) 下面是小新和小轩看了小说之后的对话,请根据原文内容,找出对话中的两处错误。

      小新:弗利克斯真可怜,一直受到父母的虐待,圣诞前夜还要出去买芥末。

      小轩:他的父母也挺可怜,弗利克斯走后,他们一直生活在绝望中。还好,18岁的弗利克斯终于回来了。

    2. (2) 小说中父亲打了弗利克斯两个巴掌,一轻一响,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两个巴掌的理解。

      ①父亲轻轻地打了这个15岁的男孩一巴掌

      ②父亲擦着桌子站起身,虽然热泪盈眶,却微笑着回过身来,举起胳膊给了儿子一个响亮的巴掌

    3. (3) 有人认为画线段的环境描写中,没必要对“店主们”进行描写。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4. (4) 小说结尾写道:“要是小香肠凉了,世上再好的芥末又有什么用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8. (2017九上·余姚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

    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  吴晶

           ①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春节长假期间,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电视节目广受关注,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有人为此惊呼:中国诗词的春天来了!

           ②诚然,这样一档形式活泼的电视节目迅速带起“人人读诗、人人爱诗”的风潮,让人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无疑值得肯定。然而,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选手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甚至不知道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写法,这样的问题发人深省——中国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难道就只是背诵吗?

           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可否认,背诵是创作的基础,没有数量的积累,一切都是空谈。但是,若止步于背诵、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仅停留在“知道主义”,恐怕很难形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

           ④千年往事凭诗见。我们身处诗词的国度,在灿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可以寻到自己的来路,探出未来的方向。只有将诗词的熏陶融汇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这些流传千年的优秀精神财富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⑤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这种认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借助丰富多元的传播手段,“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电视节目正在唤起大家对汉语言文化的关注与兴趣;“为你读诗”“书香中国”等文化活动让人们在奔波之余享受心灵的慰藉;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的国家教育规划,唤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描绘当代中国的文化亮色。

           ⑥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而应沿着古人的生花妙笔一路上溯,去探寻他们“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那份执著,去用心感受诗意之美。

    1. (1)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本文的思想观点。
    2. (2)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一处作分析。
    3. (3) 第②段作者对节目问题的剖析,其作用是什么?
    4. (4) 结合本文和资料链接中的网友评论,联系你学习古诗词的经历,谈谈你对“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一问题的看法。

      【资料链接】爱上评论•诗词大会粉丝团成员留言

      网友“似水在流年”: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根和标识!

      网友“夏有”:理解古典诗词,融到自我人生,是最有意义的方式,这次大赛为此做出了努力。

      网友“小陈”:《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适合全家观看的节目,如果能形成全家一起探讨学习的氛围,是乐事一桩;如果成了考孩子、徒羡慕,则可能会给孩子们形成阴影。希望大家善用资源,让诗文带来好心情。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版图”有多大。否则,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表现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学生应在古诗文教育中,感知生命与周遭事物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自觉形成文化史的概念。

七、诗歌鉴赏
  • 9. (2017九上·余姚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颂钓者

    (唐)德诚禅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释】①丝纶:钓鱼丝线。

    1. (1)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江水的什么特点?
    2. (2) 诗的后两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请结合内容分析。
八、小作文
  • 10. (2017九上·余姚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

           今年3月,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登上了央视节目《朗读者》,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痴迷汉字的他,二十多年来花费三十万美元的个人积蓄研究汉字,仅凭一己之力建立起了汉字字源网站,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在中国,他被人们称作“汉字叔叔”。面对观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66岁一点儿也不老,我还想为汉字工作到80岁呢!”

           “汉字叔叔”作为嘉宾来参加学校举行的“校园汉字听写大会”,分享他传播汉字的故事。学校将为“汉字叔叔”举行欢迎仪式,请你写一篇欢迎辞。(100字左右)

九、命题作文
  • 11. (2017九上·余姚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广阔的天,漂浮的云,飞翔的鸟,徐徐吹过的风以及路上行走的人……定睛“凝视”,精微之处,深藏大意。

           请以“凝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班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