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6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注意:第1~12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3~第15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 1. (2015八上·中山期末) 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的不同点是(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 2. (2015八上·中山期末) 某旅游船在平静的湖面上航行,小明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湖水 B . 湖岸边的树 C . 该旅游船 D . 远处的山峰
  • 3.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在太阳光下物体会形成影子,这类现象可以说明(   )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折射 C . 光的色散 D . 光的直线传播
  • 4. 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密度 D . 温度
  • 5. (2015八上·中山期末) 下列各种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B . 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C . 春天的早晨花草上有小露珠 D . 秋冬季节教室的玻璃上常常出现雾水
  • 6.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m,他向平面镜走进的过程中(   )
    A .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 . 像逐渐变小,但像距逐渐变大 C . 像大小不变,像距逐渐变大 D . 像大小不变,像距逐渐变小
  • 7. (2015八上·中山期末) 下列各物理量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部手机的质量大约在1kg~1.5kg之间 B . 一本物理书的长度大约在50cm~60cm之间 C .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在36℃~37℃之间 D . 一节物理课的时间大约在0.4h~0.45h之间
  • 8. “质量一定时,水的体积与温度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这些水的温度从0℃升到7℃的过程中(   )

    A . 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 . 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 . 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 . 水的密度逐渐变小
  • 9.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5cm B . 15cm C . 3cm D . 6cm
  • 10. (2015八上·中山期末) 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了一部分后,剩余的氧气(   )
    A .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 B . 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C .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 .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 11.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振动和发声的关系,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 .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 .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 . 音色与波形的关系 D . 声音传播的条件
  • 12.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烛焰到光屏的距离为50cm.保持烛焰与光屏的距离不变,将凸透镜从光屏处缓慢靠近烛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上只能一次接收到像 B . 光屏能两次接收到像 C . 光屏能无数次接收到像 D . 只能成一次虚像
  • 13. (2015八上·中山期末) 下列实例中,可以加快蒸发的是(   )
    A .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 晒粮食时,将粮食摊开 C .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D . 把新鲜的水果装入保鲜袋中
  • 14.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是玻璃板,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蜡烛是“物”.实验中(   )

    A . 用B蜡烛找像时,B蜡烛应点燃 B . 玻璃板越厚,A蜡烛的两个像的距离越大 C . 透过玻璃板看到的“B蜡烛”与B蜡烛等大 D . 每次实验测出的像距都偏大
  • 15.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如图所示.如果换用了焦距稍小的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仍然能得到像,可行的办法是(   )

    A . 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 B . 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 C . 三者位置都不动,在凸透镜前放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 D . 三者位置都不动,在凸透镜前放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
二、填空题
三、画图题
四、计算题
  • 26. (2015八上·中山期末) 一个容器中装有质量为72kg的水.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 试求:
    1. (1) 这些水的体积是多少?
    2. (2) 这些水全部结为冰后,体积变化了多少?
  • 27. (2020八上·旅顺口期中)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8min,通过了4.8km的路程;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18km/h的速度行驶2min.试求:
    1. (1) 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整个测试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 (3) 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8. (2015八上·中山期末) 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8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km,消耗的汽油为1L.洒水车水箱容积为7m3 , 汽油的密度为ρ=0.71×103kg/m3 , 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 试求:
    1. (1) 洒水车行驶10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 (2) 洒水车水箱最多能装下多少千克的水?
    3. (3) 这段路程洒水车消耗汽油的质量是多少?
五、简答题、
  • 29. (2015八上·中山期末) 今年冬天,寒潮几次袭击大连地区.当寒潮来袭时,小明看到家里的窗玻璃上出现了美丽的“冰花”.这些“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还是在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并解释“冰花”是怎样形成的.
  • 30. (2015八上·中山期末) 海上有风时,海面出现波浪,某区域海面呈圆弧形,O为圆心,圆弧形海面正下方的水中有一条鱼(用箭头AB表示),如图所示.此时,从圆弧形海面上方看到了水中的这条“鱼”.看到的“鱼”是鱼的放大的虚像,请分析说明其原因.(注:可在图上画光路示意图,以辅助说明)

六、综合题
  • 31.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小明为了探究“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是否相等”,实验器材有:激光笔、平面镜、白纸板、笔、刻度尺.
    1. (1) 小明要完成该实验,至少还需要的器材是
    2. (2) 请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3. (3) 实验时,将激光笔紧贴在白纸板上,在白纸板上会看到光的传播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白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
  • 32.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 (1)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2. (2)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 (3) 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
    4. (4) 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 33.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不同体积的铝块若干、托盘天平(配砝码).

    1. (1) 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如图1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当加上最小砝码时,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2所示,则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2. (2)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质种类

      铝块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m/kg

      27

      54

      81

      108

      135

      162

      ①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②从表中提取的能得出该结论的信息是:

    3. (3) 理论上来说,该实验收集的数据越多越好,更多组数据比六组数据的好处是:
    4. (4) 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
  • 34.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 (1) 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B (选填“A”、“B”或“C”),该时刻的温度示数为℃.
    2. (2)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3中上画出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象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30

      36

      41

      45

      47

      48

      48

      48

      48

      49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3. (3) 根据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熔化前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②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