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19-01-16 浏览次数:27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八上·西华期末) 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
    A .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2018九下·张家港月考) “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作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自强求富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 . “变祛图强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 . “民主共和梦”——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实现中国历史第一次巨变 D . “民主科学梦”——促进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 3. (2018八上·西华期末)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北伐战争 D . 解放战争
  • 4. (2018八上·西华期末) 以下不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的是(  )
    A .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B . 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 C . 废除科举制 D . 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 5. (2023八上·月考) 李明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1927年、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第一枪。他研究的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北伐战争 C . 南昌起义 D . 百团大战
  • 6. (2018八上·西华期末)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文件要求在教材中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 7. (2018八上·西华期末) 有人形象的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日本在南京制造大屠杀

    ③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8. (2018八上·西华期末)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哪个不能入选剧本(  )
    A . 长征磨练了中国共产党的意志,锻炼了共产党的基干力量 B . 红军强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C . 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后,直逼武昌城 D . 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 9. (2018八上·西华期末)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 .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 黄埔军校的创办 C . 南昌起义的发动 D . 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 10. (2021·陕西模拟) “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

    A .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 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 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 11. (2018八上·西华期末) 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惨烈,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报酬了……接受了你们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
    A . 8月5日 B . 8月10日 C . 8月12日 D . 8月15日
  • 12.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①③②
  • 13. (2023八上·香坊期末)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 . 解放战争的打响 B .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 战略决战的开始 D . 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 14. (2018八上·西华期末) 首都北京曾见证了许多王朝的更替和战火纷飞,但在规模巨大的解放战争中,北京却幸免于战火的破坏。为北京的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国民党将领是(  )
    A . 傅作义 B . 李宗仁 C . 赵登禹 D . 佟麟阁
  • 15. (2021九下·南阳月考)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B .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军 C . 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 D . 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 16. (2018八上·西华期末) 四位同学在登录了“血铸中华,民族魂”网站后,分别在留言栏写下如下内容,其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是(  )
    A .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B . 仇恨可以忘记,悲伤不能忘怀 C .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D . 让所有日本人血债血偿
  • 17.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
    A . 贺胜桥战役 B . 平型关大捷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 18. (2018八上·西华期末) 1945年8月,毛泽东应邀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是(  )
    A .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B . 深入虎穴获取敌人的信息,为主力决战做准备 C . 直接组织、领导国统区的反内战运动 D . 联合蒋介石,共同抗击日本,完成中国统一大业
  • 19. (2018八上·西华期末) 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南昌起义 C . 台儿庄战役 D . 北伐战争
  • 20. (2018八上·西华期末) 《黄河大合唱》完成于1939年,以黄河为背景,控诉了敌人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勾勒出一幅幅英勇抗敌的壮丽图景。下列作品主题与此最一致的是(  )
    A . 《狂人日记》 B . 《北伐军歌》 C . 《义勇军进行曲》 D . 《九方皋》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18八上·西华期末) 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下图是一组关于上海历史变迁的宣传海报,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海是近代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请据此自选一幅图片补充在图4的位置。
    2. (2) 上海还见证了近代大众传媒事业的发展。我们可以选择上面哪一幅图片加以证明?如果想做进一步的完善,可以在图4的位置补充哪一项内容?
    3. (3) 图2反映了上海和近代的哪一场运动息息相关?
    4. (4) 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上海有何关系?此事件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是什么?
  • 22. (2018八上·西华期末) 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阅读毛泽东诗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 (1) 根据材料一,说出这是毛泽东领导的哪次起义。这次起义后,他开创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2. (2)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红军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次会议?它在党的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3. (3) 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次战役?“天翻地覆”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 23. (2018八上·西华期末)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环球时报】联合国总部正在召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审议大会,日本提出在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70周年之际,希望全球领导人访问核爆炸受害地。

    1. (1) 读图回答;这是中国的哪一个历史时期?面对日军的大屠杀,国民政府应对的具体实例有哪些?中国共产党应对的具体实例有哪些?
    2. (2) 材料二说明日本政府是什么态度?请你给日本政府提一个建议。
    3. (3) 针对材料一、材料二,作为中学生你有何感想?
  • 24. (2018八上·西华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共某次重要会议闭幕词:“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

    1. (1) 指出材料中这一重要会议的名称。
    2. (2) 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 (3) 大会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4) 这次大会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 25. (2018八上·西华期末)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1. (1)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 (2)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这次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是什么战役?

    3. (3)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说明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4. (4) 通过以上对国共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