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

更新时间:2018-03-15 浏览次数:27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5高二上·广州期中) 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

    A . 《本草纲目》 B . 《伤寒杂病论》 C . 《黄帝内经》 D . 《千金方》
  • 2.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 .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 .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 .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 .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 3.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 . 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 . 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 . 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4. (2015高二上·大田期中) 一般的雕版印刷书籍,每页不过一百多个字,比如四库全书,每页仅为182字。对于追求信息含量、讲究内容厚实的近现代报纸而言,若仍用雕版印刷出版报纸,那简直如同派小脚女人参加奥运会100米赛跑。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 . 雕版印刷物是文字容量小   B . 雕版印刷技术制约了近代报刊的兴起和发展        C . 雕版印刷物价格昂贵    D . 雕版印刷不适用于新闻报刊等时效性较强的报刊
  • 5.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

    A . 《诗经》 B . 楚辞 C . 汉赋 D . 唐诗
  • 6.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这首古代著名诗歌放映了 (    )

    A . 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 B . 东汉地主的庄园生活 C . 唐代诗人的诗中有画 D . 宋代文人的抒情写意
  • 7. (2017高二上·河北开学考)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 . 《离骚》 B . 《子虚赋》 C . 《论语》 D . 《诗经》
  • 8. 《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番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 . 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 . 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 . 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 . 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 9.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 . 文人画,重视写意 B . 山水画,重视写实 C . 花鸟画,浓墨重彩 D . 人物画,形神俱备
  • 10. (2018高三上·龙泉驿月考)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 .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C . 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 . 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 11. (2018高二上·长春期中)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 . 造纸技术 B . 雕版印刷 C . 活字印刷 D . 装订书籍
  • 12. (2017高三下·潍坊模拟)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据材料可知(    )

    A . 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B .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 .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 .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 13. 《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

    A . 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 . 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C . 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D . 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 14.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 . 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 . 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C . 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 . 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 15.

    下图说明

    A . 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 . 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 . 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 .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 16. 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  )

    A . 山水画 B . 人物画 C . 文人画 D . 风俗画
  • 17. 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    )

    A . 风俗画 B . 心学 C . 宋词 D . 明清小说
  • 18. (2016高二上·长春期末) 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A .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 B . 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 C . 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D . 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 19. (2015高二上·大田期中)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现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以下符合其特点的是( )

    ①多元一体 ②吸收各种文化成果 ③雅俗共赏 ④虚拟写意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20. (2020高三上·郁南月考) 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
    A .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 .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 .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 . “岢峨大舶皎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 21. (2018高三上·烟台期末)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者医学奖得主之一,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艺术特色是(  )
    A . 浪漫主义 B . 古典主义 C . 自然主义 D . 现实主义
  • 22. (2018高二上·长安期末) “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3. (2020高二上·肇东月考)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 24.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出身于商人兼小土地所有者家庭。父徐思诚“尝业贾”,继弃而“课农学园自给”,……祖母、母亲都得“早暮纺绩,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八年,徐光启途经南京,结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万历三十年,他再赴京应试,中进士。这时,利玛窦也在北京,从此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

    知识。万历四十六年,回到家乡,进行原已计划编撰的“农业大百科”性质的“种艺书”,也就是后来成书的《农政全书》。

        徐光启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险,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并想将之推行。藉以“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又义的重要原因。他在《农政全书》“荒政”这一目收集了不少历代常平仓、备荒和赈济的材料。……在他丁父优,回上海守制期间,也不忘对“地方利弊……如建闸、蓄水、浚吴淞江复禹旧迹及民输布运等役,不靳笔舌”为大家出谋划策。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编撰《农政全书》的社会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徐光启取得科技成就的个人因素。
  • 25. (2018高三上·湖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一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身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间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沉湘流域。楚襄王当政后,更为昏庸,朝政日益腐败,屈原虽遭谗被疏,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楚都郑(今湖北江陵)被秦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汩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他将自己满腔愤激的情绪,发而为诗,形成了激楚的情调。写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著名诗篇,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屈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原因。
  • 26. (2017高二上·深圳期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板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它富含传统文化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材料二: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材料三:从宋太祖开宝年间开始,北宋政府和私人都编辑和刊印了医药学或医方的书籍:属于医药学方面的有几次增订的《本草》等,属于医方的有《太平圣惠方》等。从唐代以来,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交通贸易日益频繁,外国的香药如乳香、龙脑、蔷薇水等都先后传入中国,因而在宋代官私编刻的医药学书籍当中,新药品种得以不断增加,至北宋末年所编刻的《政和经史证类本草》新增药品628种。北宋初年的医书都是辗转传抄的,其中所载经络俞穴部位很紊乱,仁宗初年,医官王惟一设计用铜铸成人体模型,刻画经穴,标注名称,铜人的铸造是北宋医生在医学上的一大贡献。此外,膏丹丸散等熟药的大量制作和应用,也是从北宋初年开始的,熟药的应用较汤药大为便利,这也是中国医学的一大进步。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灰的社会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材料二体现了哪些传统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具体观念。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中医得到发展的有利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