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

更新时间:2019-01-16 浏览次数:222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26. (2018九下·句容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 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1. (1) 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 (2) 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在这一战争前后,哪国强占中国领土最多?
    3. (3) 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 (4)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 27. (2018九下·句容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若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四: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2. (2) 材料二的诏书表明了一种什么态度?由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 (3) 材料三中的“文”是谁?他领导的“颠覆满清专制政府”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位历史人物?他们与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5. (5)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近代化历程中学习西方呈现出什么趋势?
  • 28. (2018九下·句容开学考)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但结局不一样,其结果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材料二: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塞了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材料三: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1995年《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损害了中国什么主权?最能体现19世纪末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特点的是其中哪一条款?这一条款体现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
    2. (2) 《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这次历史事件的主要发起者是谁?
    3. (3) 各举一例佐证材料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的结论。
    4. (4) 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
    5. (5) 结合材料三谈谈抗战的胜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 29. (2018九下·句容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勇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渝。

    ——毛泽东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先生”分别是谁?材料中的“渝”是指哪个城市?
    2. (2) 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邀请共产党领导人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什么会接受邀请?
    4. (4) 这次会晤史称什么事件?最后取得了什么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