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公车上路 |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B | 百日维新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 |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
D | 戊戌政变 |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
①山东 ②山西 ③江苏 ④直隶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给她过万寿节,从1892年开始,朝廷就开始组成以辅政王大臣为首的60庆典组委会,全方位操办万寿大典。庆典费用主要来源: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前方战事吃紧,而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庆典大肆挥霍。
——摘自人教网
材料三: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
(19世纪40年代)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纱棉布的源源输入,这里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沉重的打击。之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中国的入超(即贸易逆差)越来越严重。1890年至1894年,入超额为3400多万海关两。而1895年至1900年,入超额增至6000多万海关两。由于输出之银太多,造成国内商业市场困迫、局促。这种惨淡前景,年复一年,情况愈益严重。
——摘编自李侃邓著《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