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6-12-26 浏览次数:106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下图反映了1920--1940年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解读,该图能说明当时的(   )

    A . 联邦政府为挽救危机放弃自由主义原则 B . 联邦预算与国民生产总值同向快速增长 C . 政府通过赤字财政反危机的机制创新 D . 政府火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恢复发展经济
  • 2.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   )

    A . 批评新政放弃了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 B . 批评新政扩张了美国政府的权力 C . 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 D . 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 3.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1929年美国最税率是24%, 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B . 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 C . 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D . 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
  • 4.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1933年罗斯福政府批准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压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款,并使部分市民可以租到房价低廉的住宅。这些举措(   )

    A .  —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 B . 加强了美国垄断组织的统治地位 C . 通过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来增加就业 D . 整顿了金融秩序为新政的推行奠定基础
  • 5.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罗斯福在《向前看在路上》写道:“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材料表明作者(   )

    A . 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       B . 强调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 C . 肯定美元贬值的作用        D . 认可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影响
  • 6.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据《光荣与梦想》—书记载: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的美苏贸易么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有一次该公司登广吿招募6000名热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竞达到10万人之多,包括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                  B .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 . 苏联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D .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 7.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1936年6月至1937年6月法国以布鲁姆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推出了—系列政策:调整劳资关系;改组法兰西银行;成立国家小麦局,控制农产品销售,并规定农场抵押偿付办法;扶植企业发展,举公共工程;改革税收制度等。这种做法(   )

    A . 使法国步入“人民资本主义”时代    B . 与凯恩斯主义相吻合 C . 防止了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           D . 意味着政府全面管制经济
  • 8.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罗斯福新政承认大部分政府里没代表人的那些集团的地位,实现了一种更为公正的社会。”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 . 保障工人权利   B . 整顿财政金融        C . 调整农业结构     D . 兴办公共工程
  • 9.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是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了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符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   )

    A . 是罗斯福总统违法宪法的产物        B . 虽违宪,但有利于新政的实施 C . 反映了总统的实际权利有所扩大        D . 是罗斯福总统操作司法权的结果
  • 10.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20世纪30年代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经济学说史上的革命。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 。下列属于该流派思想主张的是(   )

    A . 完全肯定国家干预下的市场改革             B . 通过高福利来消除贫富差距 C . 加强自由经济成分,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     D . 反对经济全球化
  • 11.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两极格局”就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权力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下列不属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原因的是(   )

    A . 历史文化的差异  B . 国家利益的冲突 C . 意识形态的对抗  D . 力量对比的变化
  • 12.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冷战是一种对外政策,又是一种双方对抗的手段,还是一种国际格局态势。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 . 杜鲁门主义柏林墙北约华约对峙         B . 雅尔塔体制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C . 一边倒越南战争多极化格局            D . 马歇尔计划“铁幕”演说欧盟与经互会
  • 13.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下列四图反映了欧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沿年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③④②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①②③
  • 14.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   )

    A . 北约组织建立      B . 朝鲜战争     C . 柏林墙修筑      D . 古巴导弹危机
  • 15.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 . 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B . 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 C . 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D . 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 16.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有学者认为“美国原先希望用美元诱使苏联从东欧撤退并加入资本主义控制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曾经希望,原子弹可能使苏联人更好‘控制些’,这个模糊期待没有起作用;如今,金钱收买苏联人的尝试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材料表明 “二战”后的美国(   )

    A . 曾试图把苏联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B . 一直利用军事优势威胁苏联 C . 选择“冷战”是因为苏联在经济上不合作 D . 力图主导欧洲一切事务
  • 17.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为“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美国(   )

    A .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 倡议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 .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 推行马歇尔计划
  • 18.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下图为1997年德国发行的纪念邮票。这表明德国( )

    A . 讽刺美国独霸欧洲的野心      B . 揭露美国对苏冷战的实质 C . 肯定美国援助计划的作用      D . 警示国人勿忘历史的教训
  • 19.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得益于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   B . 美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赶超英法 C . 日本战后迅速崛起与美国关系密切            D . 全球化使二战美苏两大市场联系逐渐加强
  • 20.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有学者称:“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这种‘伟大’主要通过三个进步的历史进程表现出来。”以下不能佐证这一论点的是(   )

    A . 旧殖民体系不断瓦解           B . 世界市场日趋成熟 C . 两极格局的逐渐形成           D . 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 21.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1963年,德法两国签订《爱丽舍协议》,协议的内容之一是两国共同为中学生编写具有一致内容的历史教科书。这一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

    A . 彻底消除两国在历史认识上的差异        B . 促进法德和解 C . 通过合作在北约内部对抗美国            D . 提升欧盟的合作水平
  • 22. (2017高二上·天水开学考) 尤二根哈儿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

    A . 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 . 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 . 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 . 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 23.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个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 . 经济全球化西欧—体化欧元启用 B . 《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 .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睦邻外交中美建交 D . 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 24.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 . 冷战结束    B . 华约解体   C . 北约东扩   D . 欧盟扩大
  • 25.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 26.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下图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该图说明(   )

    A . 经济危机导致类国经济实力下降    B .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C . 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    D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 27.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挑战,依据包括(   )

    ①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           ②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③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压力   ④不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
  • 28.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

    A . 欧盟      B . 石油输出国组织           C . 东盟            D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29.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下列关于中国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的最初签署国之一 B . 1995年初,在中国的推动下关贸总协定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C . 中国于2001年底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D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
  • 30.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下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

    A . 实现“凯思斯计划”               B . 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 . 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 . 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 31.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钟,分别放在地球的北极和赤道上。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赤道上的钟会比北极的钟走得慢一些。计算表明:当速度增大时,时间将会变慢;当速度达到光速时,时间也就停止。”这一理论(    )
    A . 证明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的正确性 B . 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 C . 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D . 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32. (2019高二上·建瓯期中) 1956年5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发表讲话说:“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这一讲话(   )

    A . 强调多研究历史以服务现实  B . 有利于“双百”方针的全面贯彻 C . 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  D . 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 33.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解释他的科学成果时,曾开玩笑说:“万有引力可无法对坠入爱河的人负责。”他的成果可能是(   )

    A . 经典力学体系 B . 进化论 C . 相对论 D . 量子理论
  • 34.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它们的相同点是(   )

    A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 . 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 . 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 . 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
  • 35.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在第36届(2011年)全球超级计算机TOP 500排名中,由国防科技大学发明的“天河一号”,其峰值性能和实测性能两项指标双双超越美国的“美洲虎”(Jaguar)系统,位列世界第一,实现了“天河一号”从亚洲第一向世界第一的重大跨越。这反映出(    )
    A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B . 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 . 计算机性能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 D . 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 36.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下列史实和结论一致的是(   )

    A . 史实: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结论:哥白尼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B . 史实:拜伦创作了唐璜等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结论:拜伦的作品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C . 史实:袁隆平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有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结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D . 史实: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结论:中国拥有了远距离战略核导弹打击能力
  • 37.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宋人叶梦得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 宋代杭州雕版印刷业水平最高 B . 宋代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 C . 宋代印刷业出现竞争之势 D . 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 38.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人名)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其中“书”的材质应为(   )

    A . 龟甲备骨 B . 丝帛         C . 竹木简          D . 植物纤维纸
  • 39.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他看到了简单的规则,并从中揭示出循环往复的规律,所以启发我们继续探索,希望用数学法则来揭示经济的周期和人类的行为。我们相信,宇宙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材料中“他” (   )

    A .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B . 发现自然世界规律,启发人们探寻社会运行规律 C . 解决了热辐射问题,把研究领域深入到微观世界 D . 揭示时空的相对性,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 40.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1922年12月,一部名为《爱之光》的剧本基本剧情是:一位科学博士以前认为,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亳无联系、相对独立,所以在科学研究中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一天,光之神给他带来了重要灵感。最后,科学博士摘下了他的“有色眼镜”,明白了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的本质联系。该剧情反映的科学成就(   )

    A . 说明了物体的颜色形成原理,奠定近代光谱学的基础 B . 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C . 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可以解释潮汐现象 D . 是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综合题
  • 41.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面对严重的(1929年)经济危机和群众的反抗斗争,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一筹莫 展……但对于形势,他也采取过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的行动,例如收购部分农产品,增加公共建筑费用和在道路及国家公园上的投资等。但他基本上死死抱住“自由政策”……

    材料二

    新政开始时,罗斯福的心中没有一幅淸晰的蓝图。他只是认识到必须改变胡佛的“自然调节”的放任政策,而运用政府的权力对经济进行干预。至于干预的范围多大,干预到什么程度,他并非成竹在胸,而是在实行中逐步摸索。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请完成:

    1. (1) 材料一中胡佛“自由主义”政策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 (2) 罗斯福比他的前任在国家干预方面多做了哪些方面的事?在当时分别有何意义?

    3. (3) 从胡佛到罗斯福经济政策的变化,对我国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启示?

  • 42.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完成: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美国当时面临的状况。

    2. (2) 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3. (3) 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纠正”了 “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