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乐平市第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份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18-05-22 浏览次数:279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选题</b>
  • 1. 2008年奥运盛会在北京开幕,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 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球对手的作用力比手对球的作用力大。
  • 2. 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 , 则加速度为 .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
    A . 1.5 m/s B . 2 m/s C . 3m/s D . 6m/s
  • 3.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 . 增大阻力臂,省距离 B . 增大动力臂,省力 C . 减小阻力臂,省力 D . 减小动力臂,省距离
  • 4. 实验课时,小明将一个正常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如图甲如示。若将图甲中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图乙挂在铁架台上(已知每个钩码重1N),则上下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

    A . 1N 1N B . 2N  1N C . 2.8N  1.8N D . 2.8N  1N
  • 5. 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 )
    A . 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变大 B . 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不变 C . 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大 D . 天平示数不变 ,弹簧测力计变小
  • 6.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则拉力F为( )

    A . G/8 B . G/6 C . G/5 D . G/4
二、<b >多选题</b>
  • 7. 如图所示为脚踩式垃圾筒的示意图,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是杠杆ABC和杠杆DEF在起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杠杆ABC是以B为支点,是省力杠杆 B . 杠杆ABC是以B为支点,是费力杠杆 C . 杠杆DEF是以D为支点,是费力杠杆 D . 杠杆DEF是以D为支点,是省力杠杆
  • 8.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 . 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 . 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 D . 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三、<b >填空题</b>
  • 9. “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
  • 10. 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选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若选择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
  • 11. 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受到作用下落,并在图中画出此力的示意图

  • 12.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想把一个重800牛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力臂,这个力的大小是 N(支点O已在图中给出且支点O与圆心等高).

  • 13. 钢丝钳(俗称“老虎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钳口刻纹是用的方法增大摩擦的;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它是杠杆。
  • 14. 小强用3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的重50N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N;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 15. 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50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N.

  • 16. 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计图示可知汽车的速度为 km/h,汽车从图中位置行驶到南京还需 h。

  • 17.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已知物体重为G,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则F1=,F3=

  • 18. 如下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3N,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甲、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N和 N。

四、<b >简答题</b>
  • 19. 观察下列现象

    ⑴滚动的小球越滚越慢

    ⑵静止的小车在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

    ⑶下落的石子越落越快

    ⑷大风吹弯了树枝

    ⑸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⑹坐在行驶车上的人,总是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

    ⑺划船时,总是将船桨向后划水。

    请你针对这些现象概括出哪些物理知识?(至少说出四点)

五、<b >计算题</b>
  • 20. 放假了,小明和爸爸决定乘高铁去上海旅游,而家乡没用高铁。于是小明通过网络查到距乐平最近的高铁站在鹰潭,通过网上查询可知有三趟从鹰潭北到上海虹桥的火车时刻运行表

    小明和爸爸先驱车从高速到鹰潭,上高速时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路边立有右图示的标志牌,同时此时的时间是08:51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请你通过计算当小明赶到鹰潭北时,应选择哪次火车,此次火车运行时间是多少,平均速度是多少?

  • 21. 三个和尚的故事广为流传。
    1. (1) 开始时廋和尚一个人用扁担挑水,前面一桶水重150N,后面一桶水重200N,扁担长1.4m,为了使扁担平衡,此和尚的肩应在离扁担前端多远的地方?
    2. (2) 后又来一个小和尚,两人决定抬水,用同样的扁担抬总质量为28kg的水桶,为了照顾小和尚,水桶放在离小和尚0.8m处,求小和尚和廋和尚各承担多少力?(g取10N/kg)
  • 22. 如图所示的3个滑轮组,当物重为50N时,绳端需用15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

    1. (1) 计算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并选择下图中一个滑轮组完成该滑轮组完整的绕线方式;
    2. (2) 计算你所选的滑轮组的每个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N?
    3. (3) 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60N,那么所选的滑轮组最大可吊起多重的物体?
六、<b >实验题</b>
  • 23. 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利用图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

    1. (1) 首先操作的步骤是:
    2.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有如下操作:①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②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③观察量程和分度值④调整测力计的指针的位置⑤待稳定后读数。正确的顺序是:
    3. (3) 小明小组对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进行了探究,把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实验.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表二

      a.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大"或“小”)。

      b.应用:将甲、乙两弹簧制作成弹簧测力计,则量程较大的选 (选填“甲”或“乙”下同)弹簧,精度较高的选弹簧.

  • 24.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

    1. (1) 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2. (2) 实验原理是:。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尽量(选填: 小或大)
    3. (3) 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 25.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什么因素的关系”:

    1. (1) 实验时,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 (2) 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图所示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 (3) 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在相同时,接触面越,摩擦力越大。
    4. (4) 评估此实验方案或操作上不足之处是:(只答一点)
    5. (5) 小明想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在甲图中实验时,将木块切掉一半,用弹簧测力计按图甲方式重复实验,发现两次测力计示数不相等。由此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有关,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26.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 (1) 实验前杠杆倾斜情况如下如图(A)所示,为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 .
    2. (2) 实验中共有10个相同的钩码,如图(B)所示,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

      答:①; ②.

    3. (3) 如图B中用弹簧测力计在G点第一次竖直向下拉,第二次仍在G点斜向右下方拉,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不变或变小或变大)
    4. (4) 如果某组同学在实验前猜想杠杆平衡的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于是,他们分析了所得的数据,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请你指出他们的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答:①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