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8八上·昌平期末) 《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见证了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

    (事件•报道)以下是《申报》对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现象的报道。

    材料一: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枪炮皆系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申报》1894年7月9日

    材料二:英美租界银楼、酒馆、茶食等铺招牌凡有满汉字样者前惟除去“满”字,昨日起则将“满”字一律改为“新”字,如新汉酒席、新汉首饰、新汉茶食等,颇觉气象一新。

    ——《申报》1911年11月6日

    材料三:1865﹣1895年各主要城市新办报刊统计表

    上海

    香港

    澳门

    广州

    厦门

    福州

    汉口

    天津

    宁波

    其他

    合计

    外文报刊

    41

    12

    14

    5

    2

    5

    2

    2

    1

    7

    91

    中文报刊

    45

    6

    /

    10

    3

    4

    7

    1

    2

    8

    86

    ——刘文婷:《中国近代商业报刊研究》

    材料四:一般人论报纸者,以为报纸之使命不外二端:一为传达正确消息,二为建立公正舆论。自表面观之,此二者如能忠诚以为,似已尽报纸之能事。殊不知一报纸之形成,尚有若干潜在之元素焉,兹分述如下:

        报纸之大众化。报纸既为社会之缩影,则报纸即为社会所有……报纸之内容既以大众为对象,故所载之消息,应以大众之利益为利益,大众之是非为是非,断不容有一毫私见存于其间。

        报纸之教育化。吾人试取报纸读之,自首页以至于终了,其间无往不含有教育之意味,若者为国内政情,若者为国际局势,若者为商业金融,若者为社会琐闻,皆一一显露于眼前……此诚现实之教育读物也。

        报纸之时代化。人类生活,故无时无刻不在推演之中,日复一日,进展永无尽期……报纸为时代之读物,自应随时代以进展,尤应领导大众以谋适应时代。

        报纸之民族化。中国为一半殖民地之国家,职司舆论之报纸,尤应具有民族化之元素。一方面固应将旧社会的遗留,予以清除,一方面尤须努力于民族独立国家完整之使命。

    ——摘编自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

    1. (1) 依据材料一,说出造成“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的运动的名称。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运动的影响。
    2. (2) 说出材料二中令中国“气象一新”的革命的名称,材料二的现象体现该革命的哪一项政治纲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功绩。
    3. (3) (人物•评价)以下是《申报》对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事迹的评价。

      请你为历史人物选择相符的评价内容,将其填入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字母)。

      ①:;②:;③:

      A评价:

      数十年来专心一志,以谋中国革命,其始之也,人人无此观念,而于彼独先继之

      也;屡仆屡起,人人无此坚忍,而于彼独不屈;人人不料有此伟大之结果。

      ——《申报》1911年12月24日

      B评价:

      以此等无能无谋之人,而欲妄行帝制,宜其半途而无成矣。

      ——《申报》1916年3月31日

      C评价:

      自知轮船之利,参用西人之法学造轮船,以为有西国船为之法式,而又悉心经

      理,加意学习,庶几可以与西船相衡,并驾齐驱于海道之中矣。

      ——《申报》1881年3月17日

      (报业•使命)除了《申报》,中国近代还涌现出一批新式报刊,它们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4. (4) 依据材料三,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〇”。

      ①上海是中国近代报业中心。

      ②中国近代报刊都兴起于东南沿海。

      ③中国近代报刊主要是外文报刊。

      ④中国近代报刊最先由外国人创办。

    5. (5) 依据材料四,概括近代中国报纸的使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