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9八下·蒙阴期中)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人民网

    材料三  1979年4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材料四  每一个修宪,都是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和理论结晶。


    1. (1) 指出材料一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材料一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一页”的领导人是谁? 
    2. (2) 根据材料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是什么?该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对比材料三中的两则材料,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4. (4) 材料四反映出我国哪一所有制经济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材料告诉我们,改革四十年来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什么?为什么将它写入宪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