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9九下·贵港模拟) 古诗文阅读

    (甲)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小石潭记(选段)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对《饮酒》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他做到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 B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本诗的诗眼,有两层含义:忘世、忘我。 C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人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领悟。 D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动静结合,写出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2. (2)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全石以为底

      A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 .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C . 斗折蛇行 D .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3. (3)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问君何能 尔() ②心之 乐(

      亭净植亭 亭() ④日光下 澈(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5) (乙)文首段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6. (6) (丙)文作者笔下的“莲”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