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董煟《救荒活民书》

    材料四  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的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统治者力图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和结果。

    3. (3) 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封建土地制度到明清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