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一下·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创作实践中对情景交融的追求,贯穿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这种追求萌芽于先秦,六朝时获得进一步发展,唐代达到辉煌的顶峰,并且再以后的宋、元、明、清一直得到了自觉的继承和延续。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追求情景交融的创作现实进行了不断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说,要点如下:其一,情景应兼备。一片诗作如果单纯言情而不借助景物来抒发,便易流于直白浅露;若专注于描摹景物而缺乏真情实感,则会出现盲目堆砌的现象。因此,有情无景,或有景无情,都会破坏诗歌的表现力,危机诗歌的艺术生命。其二,情景须交融。一首诗歌有景又有情,并不等于就是成功之作。假如情景两分,各不相关,那么二者都将丧失自身存在的意义。情与景的交融,对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景因与情交融而获得了内在的精神价值,并确认了自身的艺术意义;情则因与景交融而得到了最佳的表现符号和传达载体。显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其三,以情为主导。情与景在诗歌中要交融,必须以情为主导,景则应服从于情。自然景物进入诗歌作品,实际上已经过了诗人感情的选择和重塑,已受到感情的浸润,从而心灵化了。景物的艺术生命完全是由情感赋予的,景物的具体形态和风貌更直接受到情感的支配和影响。

        中国古代诗歌对情景交融的不懈追求,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与西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相对立的一面所不同,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对二者沟通一致、调和互补的一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主张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在深层本质上是相通的,甚至是同一的。当然,儒道两家具体的着眼点并不相同。儒家强调以自然现象迎合人的精神需求和道德意识,而道家则强调“道”为万物本源,人与自然均为“道”的物化。儒家是以自然合于人,道家更讲究人合于自然。中国人对自然山水存在着一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容易与自然景物建立起正面的审美关系。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形成发展的。

        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景交融,显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当人突破了物质与精神的束缚,实现了相对的自由时,就会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审美关系。与西方人单纯讲“移情”不同,中国人在解释这种审美关系时,特别注重其双向交流和沟通的属性。一方面是自然景物触动诱发人的主观感情的积极活动,另一方面是人以自身的情感世界去把握自然景物,使自然景物成为情感交流的特殊对象,并最终被情感所驾驭。前者从物到心,其结果表现为人的感情在自然景物刺激下的勃兴;后者从心到物,其结果则表现为自然景物的感情化。在这里,物的内化与情的外化双向作用,合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审美感兴。诗歌作品中的情景交融,正是审美感兴“心物交融”的艺术升华。

    (摘编自汪又红《试论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景交融》)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的实践萌芽于先秦,经过不同阶段发展成了重要的诗歌传统。 B . 兼备、交融及情为主导三个方面严密地构建了中国古诗中情景交融的完整学说。 C . 文化氛围对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总结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D . 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景交融,建立在感兴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从情景交融的创作实践出发,逐层深入,遵从了人们认知事物的逻辑顺序。 B . 文章采用了对比、类比的论证手法,从文化和审美两个层面论证情景交融的中国特色。 C . 文章以“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为前提,论证情景交融与儒道两家思想之间的关联。 D . 文章指出理解“审美感兴”的机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理论的不断深化离不开情景交融的具体实践,这表明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B . 中国人对自然山水有着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原因在于“情景交融”诗歌风格的影响。 C . 面对近似的春景,杜甫如果“情”有不同,笔下诗“景”的形态和风貌也会相应有变化。 D .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景交融,注重双向交流与沟通,这比西方的“移情”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