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9七下·南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以修身   ②非学无以广    ③年与时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 . 作者阐述“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求学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志向,心无旁骛。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C . 作者先提出”静以修身“的观点,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接下来先反后正,论述了“静“与“学”“志”三者的关系。最后一句,再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 D . 从文章中可知,成才需要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