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19-09-28 浏览次数:4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初中毕业之际,我和你的夕阳下的合影,我一直视若珍宝,惠存至今。 B . 一向心高气傲的她,面对老师的诘问 , 竟然没有丝毫反驳,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C . 弟弟和妹妹在我的劝导下,一人摆弄变形金刚,一人摆弄洋娃娃,各得其所 D . 公司项目的几项难题,困扰我们许久,今天听了专家的一席话,真是恍然大悟!
  •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广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号召IT企业多开展走进校园、服务教育。(在句末加“的活动”) B . 青少年愈来愈严重的沉迷网络的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把“广泛”调到“关注”前) C . 他丢失的皮包里有身份证、工作证、驾驶证、银联卡等其他证件。(在“证件”前加“相关”) D . 认真复习巩固,充满自信地答题是考试成败的关键。(把“成败”改为“成功”)
二、句子默写
  • 3.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子日:饭疏食,饮水,。(《论语》十二章)
    2. (2)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3.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 (4) 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写出了大漠夜色的宁静。
    5. (5) 把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字词书写
  • 4.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cūguǎng
    2. (2)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péngbó起来才好。
    3. (3) 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fānláifùqù地睡不了觉。
    4. (4) 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chén mò guǎ yán
四、语言表达
  • 5.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书籍是我们的终身伴侣,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条鱼的河流。

五、课内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以修身   ②非学无以广    ③年与时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 . 作者阐述“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求学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志向,心无旁骛。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C . 作者先提出”静以修身“的观点,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接下来先反后正,论述了“静“与“学”“志”三者的关系。最后一句,再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 D . 从文章中可知,成才需要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六、课外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杨生畜犬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 , 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

    1. (1)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颈下视井中/下车 B . 生知其/暇甚 C . 犬时时/野有麦场 D . 应之/成枯落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 行 人 过 见 犬 对 井 号 怪 之 往 视

    3. (3) 你怎样评价“犬夜走归杨生家”的行为?
七、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柴静

        ①我们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我们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②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被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③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其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尽”。

        ④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

        ⑤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

        ⑥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

        ⑦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⑧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

        ⑨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奇曼。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这一年他23岁。

        ⑩他27岁回国,于清华执教,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他的课给李政道的分数只是83。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25分”。

        ⑪他去世后多年,亲人发现他一直留着当年的那三张答卷,写在泛黄的昆明土纸上。

        ⑫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因为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从1926年到1937年,他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等一批学者。他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

        ⑬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第一次有了这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

        ⑭1929年,他在一篇文章里说“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⑮他终身未娶,唯与学生亲厚,当中有一人叫熊大缜。1938年,是他帮着自己的学生在后方搜购一些雷管、炸药等军用物资,看这书时,我才知道,曾经炸碎日军机车车头的TNT药性地雷,是来自熊所在的“技术研究社”的制造,而不是我们小时看的电影《地雷战》中由农民土法制成。

        ⑯八十年过去了,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这样的后代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吐企孙先生的存在。

    (有刪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从李政道、钱学森等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说起,目的是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启人思考。 B . ⑬段体现了先生对我们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审视后的觉悟。 C . ⑮段体现了叶企孙老师在制造雷管炸药方面的重大贡献,深切地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敬重之情。 D . 文章开头就说我们“原本都应该知道他”,第(5)段又说到“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最后写到“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旨在体现叶企孙先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2.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在那战乱烽火时代,叶企孙先生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李政道、华罗庚等脱颖而出,体现了叶先生独到的眼光与开阔的胸襟。 B . 叶企孙先生23岁那年,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了16年。 C . 担任清华物理系主任期间,叶企孙先生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等一批学者,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 D . “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这样的后代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中“这样的后代”指的是中国所有的后代。
    3. (3) 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与父亲的秘密

    马德

        ①父亲是个搓澡工,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在城南李记澡堂给人家搓澡。

        ②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在旁边冲凉,父亲在槐树底下坐着抽烟。冲到一半的时候,父亲站起来说,小子,来,我给你搓搓背。我有些不冷不热地说,你给别人搓去吧,我用不着你搓。说完后,我把剩余的水一下子兜头浇下来,一转身,就进屋去了。黑暗中,只剩下父亲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

        ③我很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丢人现眼。

        ④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留过一个《我的父亲》的作文题目,同学们都写了很多,整整一节课,我却只字未写,我不知道怎么去写这个每星期都到城里为人家搓澡的父亲。除了夏秋地里忙的时候,偶尔还可以看到他。冬天,几乎整整一个冬天,便很难再看到他的影子了。到别的伙伴家玩,看到人家的父亲坐在炕上和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温暖情状,我的心里就涩涩的,说不出的难受。

        ⑤就因为那篇作文,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我以我的沉默反抗着与老师谈父亲的事情。阳光从宽大的窗户照进来,照在老师的脸上,老师的面容在耐心中泛着慈祥的光芒。但任凭他怎么说,我始终沉默着。

        ⑥而没有料到的是我快上高中的时候父亲不再去城里了,隐约听他说好像要和别人一块儿去做买卖去了,不干为人家搓澡这个活,我说不出是高兴还是解脱,总之轻松了许多。其实父亲还不知道我原本并不打算去,上高中,因为高中就在城里,我不想让同学们知道我是搓澡工的儿子,更怕哪一天突然在大街上看到他,既然他不去搓澡了,我便开始筹划上高中的事情。报到的那一天,父亲说,我去送送你,我说不用了,父亲并不作声,默默的在一旁帮我拾掇,就在我跨上自行车的那一刻,他一下抓住车把,颇有些坚决的说你没出过门,还是让我送你去吧,我一口回绝了父亲,连头也没回,就走了。父亲一个人在坡上,望了我许久。

        ⑦上高中的那段日子是快乐的,不仅是高中的学习生活让我快乐,更重要的是父亲终于不再是一个搓澡工,每次月休回家的时候我都会看到父亲和母亲在家里等我回来,我兴高采烈的给他们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他们一边认真地听,一边不断地颔首微笑,看得出来父母也为我在学校取得的成绩而自豪。

        ⑧高三的那一年冬天我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在,我问父亲呢,母亲说出去好几天了,还没有回来,我有些怅然。睡到后半夜的时候响起沉闷的咳嗽声,父亲回来了,父亲那棉帽子上挂着白白的雪,象一个圣诞老人,推门进来,他便冲我笑,说小子看给你买的啥?说完后父亲从挎包里倒出几本书来,我一看居然是一整套的《高中各科复习综合训练》,我看着崭新的书,心里突然间涌动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异样感觉。后来我知道,那叫幸福。

        ⑨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大学,然后又分配到另一座城市。一次我遇到了初中的语文老师,他说你还不知道吧,你父亲为你付出了多少?见我愣在那里,他接着说,我把你的作文情况反应给你父亲后,他便以做买卖为名义,偷偷地躲着你和别人到邻县澡堂里搓澡去了……

        ⑩后来我一直没有问过父亲这件事,我不想把它捅破。前些日子,我洗澡,父亲正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我说爸爸给我搓搓澡吧。就在父亲给我搓下去的那一刻,我发现,我哭了,父亲也沮流满脸

    (有删改)

    1. (1) 根据全文,以“我”为陈述对象,按要求填写下表。

      事件

      我有一个搓澡工父亲

      我收到了父亲买的复习资料

      “我”的心理

      轻松

      震惊,感动

    2. (2)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 (3)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说完后,我把剩余的水一下子兜头下来,一转身,就进屋去了。

      ②我问父亲呢,母亲说出去好几天了,还没有回来,我有些怅然

    4. (4) 文章结尾段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八、命题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史铁生有了母亲的陪伴,感受到人间温暖;海伦.凯勒有了老师的陪伴,获得了知识的力量;莫顿·亨特有了父亲的陪伴,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郑振铎在与三只小猫的陪伴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在生命的历程里,那一个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或物,那一件件让你记忆犹深的事,点亮你成长的轨迹。

    请以“                           陪我成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和校名。

九、名著阅读
  • 11.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按下云头。只听得八戒与沙僧朗朗的在松间讲话。行者上前喝八戒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老孙丢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八戒笑道:“哥啊,你被那妖精说着了,果然不达时务。古人云:‘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那妖精不与你亲,你强要认亲:既与你赌斗,放出那般无情的火来,又不走,还要与他恋战哩!”行者道:“那怪物的手段比我何如?”八戒道:“不济。”“枪法比我何如?”八戒道:“也不济。老猪见他撑持不住,却来助你一钯,不期他不识耍,就败下阵来,没天理,就放火了。”……

        那怪道:“你这猴头,忒不通变。那唐僧与你做得师父,也与我做得按酒,你还思量要他哩。莫想,莫想!”行者闻言,十分恼怒,掣金箍棒劈头就打。那妖精,使火尖枪,急架相迎。这一场赌斗,比前不同。……

        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膛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慌得那四海龙王在半空里,收了雨泽,高声大叫:“天蓬元帅,卷帘将军,休在林中藏隐,且寻你师兄出来!”八戒与沙僧听得呼他圣号,急忙解了马、挑着担奔出林来,也不顾泥泞,顺涧边找寻,只见那上溜头,翻波滚浪,急流中淌下一个人来。沙僧见了,连衣跳下水中,抱上岸来,却是孙大圣身躯。噫!你看他蜷曲四肢伸不得,浑身上下冷如冰。沙和尚满眼垂泪道:“师兄,可惜了你,亿万年不老长生客,如今化作个中途短命人!”八戒笑道:“兄弟莫哭,这猴子佯推死,吓我们哩。你摸他摸,胸前还有一点热气没有?”沙僧道:“浑身都冷了,就有一点儿热气,怎的就是回生?”八戒道:“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就有七十二条性命。你扯着脚,等我摆布他。”真个那沙僧扯着脚,八戒扶着头,把他拽个直,推上脚来,盘膝坐定。八戒将两手搓热,仵住他的七窍,使一个按摩禅法。原来那行者被冷水逼了,气阻丹田,不能出声。却幸得八戒按摸揉擦,须臾间,气透三关,转明堂,冲开孔窍,叫了一声:“师父啊!”沙僧道:“哥啊,你生为师父,死也还在口里,且苏醒,我们在这里哩。”行者睁开眼道:“兄弟们在这里?老孙吃了亏也!”八戒笑道:“你才是发昏的,若不是老猪救你啊,已此了帐了,还不谢我哩!”行者却才起身,仰面道:“敖氏弟兄何在?”那四海龙王在半空中答应道:“小龙在此伺候。”行者道:““累你远劳,不曾成得功果,且请回去,改日再谢。”龙王帅水族,泱泱而回,不在话下。

    1. (1) 行者为什么说“老孙吃了亏也”,请简要叙述“吃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 (2)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3. (3) 《西游记》艺术特色鲜明。请结合全书情节,具体分析其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体现在哪些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