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在柏林

        ①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假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②“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③   小姐   他说   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   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   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   在我走之前   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 (1) 根据括号内语句的意思,在前面的横线上填入相应的成语。

      ①聪聪的心算能力非常强,一看题目就能(不经过考虑)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②对别人(用手脚示意,乱发号施令)是不文明的行为,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2. (2) 文中两个小姑娘一次“嗤笑”一次“傻笑",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是(    )。
      A . 渲染气氛。 B . 设置悬念。 C . 埋下伏笔。 D . 烘托心情。
    3. (3) 文段①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说明了。句中“几乎”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4. (4) 文段①中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是,这描写是为了揭示
    5. (5) 文段①中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
    6. (6) 将文段③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可改为陈述句。
    7. (7) 在文段③空白处加标点。
    8. (8)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9. (9) 文段④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
    10. (10) 大家为什么都不说话?你觉得他们都在想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