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1912年)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物,皆归国有。

    ——《孙中山全集》第2卷

    材料三 1919年孙博士已经系统地制定了他的发展中国经济计划的包罗万象的大纲。这个大纲要求:铁路十万英里和碎石路一百万英里;修浚现有运河和开挖新的运河;一个规模巨大的治河工程;开辟商港……具备公用设施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

    ——[美]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材料四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民国十三年四月)

    1. (1) 据材料一,指出“民生主义”的主张。
    2. (2) 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民生思想的新主张。材料三中他认为建设的重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3. (3)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在民生主义方面与材料一相比,有何新发展?并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 (4) 结合上述材料,你对孙中山的历史活动有何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