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供”。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请求。

    ——《台湾外纪》

    材料二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十二月初一日,施琅往福建省……会议台湾去留。众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各议不一。施琅遂决议主留。题疏曰:“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桥,延袤数千,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臣奉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地原为红毛(荷兰殖民者)聚处,无时不在涎贪,亦乘势以图……断乎不可弃……”圣祖览琅疏,下部议。议:“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三兴州。今改为台湾府,辖三县。”……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邦矣。——江日升《台湾外纪》

    1. (1) 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 (2) 材料二所说的台湾“弃留”之争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根据材料分析,施琅在“台湾弃留”问题上的观点是什么?其理由有哪些?
    3. (3) 对“台湾弃留”问题,康熙帝作出了什么决策?这一决策有何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