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9·香洲模拟)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夏天的选择

    肖复兴

        ①三四岁的时候,小铁刚上幼儿园。

        ②那时幼儿园的旁边有一家商店,卖各种零食,一年四季雷打不动,变化的是夏天卖冰糕,冬天卖糖葫芦。恰恰这两样都是小铁喜欢吃的。

        ③店门口还有一个报刊亭,卖各种报纸杂志,花花绿绿地摆满一亭子。这恰恰也是小铁喜欢去的地方。

        ④每天黄昏,从幼儿园回来,小铁总要光顾这里。要说,哪个小孩不嘴馋?哪个小孩不爱看幼儿画报之类的东西?做家长的看着孩子吃着看着,又有物质食粮又有精神食粮,是很惬意的事情。

        ⑤那时候,小铁最喜欢看《幼儿画报》《幼儿童话》《小朋友》……每次到了那里,只要看见它们,非买不可。这些画报一般是每一个月或者每半个月出一期,架不住品种多,出版日期不一样,几乎不出一星期就会有新面孔出现,招引着小铁去那里,磨我掏腰包。

        ⑥那时候,日子过得并不富裕,这样又是吃又是看,腰包瘪瘪的很快就成了问题。我便和他妈商量,得有个限制,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要买吃的,就不能买画报。这样,一方面让他知道过日子的艰难,另一方面也看看他到底最喜欢哪一种,是重物质还是重精神?

        ⑦这天,我接他从幼儿园回来路过商店门前,他又像以前一样想两样都要。我对他说:“爸爸兜里的钱不够了,再说咱们一家子一个月还得过日子呢,你必须从吃的和画报两样里选择一样。”

        ⑧他看我议得很坚决,知道没有通融的余地了,大眼睛眨了眨,望望亭子里的画报,望望小摊上的雪糕,然后又望望我,看得出一时舍弃哪一样对他都不是那么心甘情愿。我的心也在不住地发软,因为那天天气很热,看他小脸被太阳晒得通红,嘴巴干燥,可怜巴巴的样子,尤其是好多别的家长接了孩子都到冷饮摊前给孩子买雪糕,心想自己对孩子是不是有些太苛刻了?日子过得并不是真的那么紧张,干嘛让孩子在这么大热天里受委屈?

        ⑨但我很快就把自己一时浮上来的恻隐之心压了下去。什么事情都是第一次难,什么事情都是家长别先缩回去才能要求孩子要照一定的标准往前走,否则,什么事情都会前功尽弃。

        ⑩孩子虽小,但察言观色的本领都很大,我这一时的犹豫,他肯定察觉到了,伸出小手拉了拉我的手,可怜巴巴地叫一声:“爸爸……叫得我差点心软了,他到底还是孩子,干嘛不让他的童年过得随心所欲痛快点儿?不就是一支雪糕和一本画报吗?干嘛要为难他呢?

        “爸………”他又叫了一声。

        这一声把我叫清醒了。我必须坚持和他妈妈商量好的一切,让孩子从小多少懂得一些生活并不能全都随心所欲,谁也不可能把太阳和月亮都揽在自己的怀里,而选择是早晚的事,是必须的事。我咬咬牙,握住他的小于,继续坚决地说:“你挑吧,只能买一样。”

        他知道暂短的犹豫已经如风逝去,一切只能这样了,磨蹭了一会儿,只好说:“那我就买画报吧。”

        我替他买了那本《幼儿画报》。他立刻看了起来,一路爱不释手。

        回到家,我先给他倒了一大杯凉白开水,然后有些心疼地问他:“渴了吧?”

        他摇摇头:“不渴。”继续那本《幼儿画报》,那里面仿佛有无数有趣的故事吸引着他,使他忘记了那馋涎欲滴的雪糕。

        以后,我再到幼儿园接他,碰上这种关于雪糕和画报的选择的时候,他不会再有什么犹豫,哪怕我心慈手软或有意逗他说买支雪糕吧,他也不买,而只买一本画报。那个夏天的选择,让他形成了习惯。什么事情只要形成了习惯,并不用家长再操心,就像沿着一条老路回家不会迷途一样。孩子时代好的选释,有益于帮助孩子好习惯的养成,而且让他幼小的心能学会多一点承载,别什么都是那样吃凉不管酸的样子。

    (选自《我的你亲手记》,有删改)

    1. (1) 从孩子和父亲的角度分别说说你对文章题目中“选择”一词的理解。
    2. (2) 第⑬段中“我”“暂短的犹豫”包含了复杂的心理变化,试用表格加以梳理。

      变化原因

      变化过程

      第一次犹豫

      反思自己是否过于苛刻

      家长别先退缩,否则前功尽弃

      第二次犹豫

      孩子伸手拉我,可怜巴巴叫我

      反思自己是否为难孩子

    3. (3) 品味下列横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这恰恰也是小铁喜欢去的地方。

      ②(他)大眼睛眨了眨,望望亭子里的画报,望望小摊上的雪糕,然后又望望我……

    4. (4) 简述“我”坚持让小铁在冰糕和画报中做出选择的理由,并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