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9九上·顺德月考)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所欲有于生者()  ②故有所不辟也(

      为身死而不受(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开篇从精神修养过渡到讨论物质需求,运用了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提出在生和义不 能兼顾时“舍生而取义”的观点,说理深刻。 B . 作者举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 . 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 D . 本文选取了“鱼”与“熊掌”,“生”与“义”,“生”与“死”,“所欲”与“所恶”等两两相对的事物或心态对比说明,正反论述,逐步深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