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日前揭晓的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再次引起各行各业的人对文学的关注和讨论。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长河中,众多获奖作家贡献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特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对结构现实主义的创造,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2011年)对象征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娴熟,莫言(2012年)对现代主义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转化……即便是饱受争议的2016年诺奖得主鲍勃·迪伦,在评论家何同彬看来,作为音乐家,其语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彰显了文学语言对包括摇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渗透,“仍是将文学标准放在了第一位”。
2018年和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分别颁给了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国内专家均认可这个结果。著名文学翻译家高兴表示,托卡尔丘克的作品有鲜明的质地,“她的文学魅力在于能够对人的内心进行非凡的刻画,把人们心中最微妙、最复杂、最细腻的东西呈现出来。”“她深入人内心的能力很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文学高手所需要的特质。
彼得·汉德克除了诗歌和剧作,在电影、美术评论上都有很高的修养。汉德克曾在2016年来中国进行文学交流活动,国内读者对其并不陌生。据作家鲁敏介绍,她几年前就读过汉德克的《形同陌路的时刻》和《骂观众》,“后者是那种以形式创新、形式冒犯、台词出位来表达立场的剧作。”在作家周公度看来,两位作家能获奖,正体现了诺奖评委更关注那种个人性更强的文本。
(节选自《南京日报》2019年10月18日)
材料二:
对很多作家来说,写一部重量级的作品并不难,更大的困难在于,在漫长的文学马拉松长跑中,如何保持旺盛持久的创造力。作为一个有着自己评奖准则的文学奖项,诺奖评委们更倾向于综合考虑作家的终身成就,他们更青睐写作黄金期到来较早、高产且长寿的作家。这无疑就筛选掉一批才华昙花一现的作家。作家叶兆言对此曾戏言,一个作家必须不停地写,不管写得怎么样,只有写出来了才是自己的,不写出来,什么可能都没有。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奖,万众瞩目之下,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这离他1981年发表小说处女作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31年。正是在那寂寞而漫长的写作长跑中,莫言凭借耐力和创造力为世人贡献了一部部颇有分量的作品。除此之外,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54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2014年的诺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1968年就发表了处女作《星形广场》,英国小说家多丽丝·莱辛50岁前就完成全部重要作品,可她获奖时已经88岁。
(节选自澎湃新闻网2019年10月20日)
材料三: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总是舆论和公众关注的中心,也会引发人们热烈的讨论。2017年石黑一雄得奖,在和纯文学相关的人们中间都不以为奇,他的作品已较长时期地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进行传播,拥有一定的读者和评论群体。获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实至名归的肯定。
这个英国作家,虽然是日本裔,但所写作品却是非常英国风的,没有一点文化冲突的痕迹,不像其他外国裔作家经常涉及文化上难于融入,跨文化生存的矛盾和痛苦等。他写得非常像老派的英国人,但又有微妙复杂的心理表现,他的作品很多,也能够持续写作,一直保持创作力到现在。他的主要作品其实都已经有中文的译本了。其小说有相对具体写实的框架,也有复杂的心理描写和人性观念,现代主义的技巧用得很自然,所以一直有相当高的声誉。他的代表作自然是得了布克奖的《长日留痕》,那部书把老英国人的那种生活形态及其衰落表现得格外深沉。《别让我走》则在英国式的风格中加入了让人吃惊的科幻元素。虽然看起来还是他一贯的风格,却加入了让人惊悚的元素。把克隆人的悲欢和他的一贯的写法融汇,让人印象深刻。
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全球性纯文学的奖项,要有些条件需要满足,一是作家在作品中运用的技巧要比较复杂,让作品经得起复杂的解读。二是对人性的表现要深入。三是在纯文学圈中有名已久,写作持续稳定,保持水准。石黑一雄这三者都具备,得奖也是必然。
(节选自《社会科学报》 作者 张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