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技术使传统的视知觉模式发生了裂变性的转折。其一,电影画面的运动特征引起观者视觉的动态感知,人们的观看方式由原来的凝视静态的单一图像转换为对分镜头的、连续性的、动态影像的视觉捕捉。其二,观者的视野不再囿于暗箱拍摄的图像画面,而是呈现出系列性的连续镜头的有序承接和转换,这为建立空间意义上的观看方式提供了故事性发展的时间维度,增强了逻辑性、叙事性的视觉内容。其三,有声语言的进入使观看行为不仅仅依赖于视觉功能,而且还有听觉功能的介入和伴随,单纯的观看方式被视听的双重性所取代。其四,观者的主体意识失去重心,由于电影呈现的是虚构的动态幻象,其“情镜式”叙述方式容易使观者进入虚拟的幻象世界而迷失了现实中真实的自我,削弱了观者主观感知的中心地位。可见,电影的发明改变了传统单向度的看以及观者的主体意识,并由此改变了观者的审美眼光。

        如今,数字新媒体的高科技产业引发了集体性的精神和感觉的狂欢。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使观者的视觉经验越来越趋向于对技术的依赖。人们被迎面而来的各种图像重重围困,观者的视觉经验已不同于以往基于客观真实的所见。而是各种虚拟的仿像、幻象。对此,克拉里指出:“在近20年里涌现的电脑绘图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观看主体和表现模式之间的关系,它有效废止了传统文化意义上建立起来的关于观者和表现这两个术语的基本含义。计算机生成图像的形式化及其扩散预示着虚构的视觉‘空间’无处不在的植入,这完全不同于电影、摄影术和电视的模仿。”克拉里想要说明的是,相较于电影、摄影术和电视,电脑图像技术彻底颠覆了观者的视觉经验,因为它不再基于真实的“空间场域”而是基于技术,由于电脑仿真图像是由电子数码技术和数学模型产生的,而并非通过观者对真实世界的视知觉的把握。因此,视觉性将被束缚于一种抽象视觉的电磁领域和“控制论”之中,如此一来,观者的视觉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视觉模式逐渐转向对电脑技术的依赖,其结果必然导致作为观者的人类的认知论和知觉力的逆转:从对真实的光感世界的认知模式转向对以虚拟图像表征的视觉竞技场的感知模式。

        然而,不论艺术家运用何种技术手段,也不论观者采取何种观看方式,视觉音乐的律动形式犹如开启生命情感之旅的引擎,终将实现视觉形式与内在精神的和谐对话,揭示人类共同的情感主题。

    (摘编自陈芸《视觉音乐的视觉性表征》)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电影技术的冲击使传统的视知觉模式发生裂变性的转折,改变了观者的审美眼光。 B . 电影有声语言的进入使观众突破视觉的束缚,观众更容易介入,不再单纯依赖视觉。 C . 数字新媒体呈现出各种虚拟的仿像、幻象,引发了观众集体性的精神和感觉的狂欢。 D . 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使观众束缚于电磁领域和“控制论”之中,视觉经验完全依赖于技术。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阐述了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对观者视知觉模式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巨大深远的。 B . 文章第一段具体介绍了电影技术对视知觉艺术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可怕后果。 C . 文章第二段引用克拉里的话,意在指出数字新媒体技术彻底颠覆了观者的视觉经验。 D . 文章条理清晰,揭示问题本质,指出技术变化的归宿,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暗箱拍摄的图像画面相对单一,零散,电影让画面有序承接和转换,逻辑性、叙事性、艺术性更强。 B . 电影既有画面,又有声音,“情镜式”叙述方式让观众在虚拟世界中迷失了真实自我,主观感知缺位。 C . 数字新媒体借助电脑图像技术,不再基于真实“空间场域”,观众看到的也并非真实世界,缺乏可信度。 D . 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但技术的应用与人类精神密不可分,其终极目的是揭示人类共同的情感主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