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0九下·安庆月考) 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关系日臻稳定、成熟,既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以来,俄国的改革不断推进其近代化进程,但也步履蹒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据《现代化通病》改编

    材料二:……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材料三: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这个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五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彼得一世改革的哪一措施最能体现“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2. (2) 材料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3. (3) 材料三的横线上应该填写哪一年?“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什么“革命”?这次革命在世界史上有何地位?
    4. (4) 请分析是什么原因使俄国从“被打得半死”到“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的创造性的“新”体现在哪里?
    5. (5) 材料五中,1929年到1941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什么政治经济体制?该体制的形成对苏联有何消极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