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
  • 1. (2016八下·洞头期中) 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代中国落伍就是在国人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悄悄的走向没落。品味、思索这段历史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镜、知古预今,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材料一:马戛尔尼来了,不远万里,带着希望漂洋过海而来,马戛尔尼走了,带着万分的沮丧黯然而去。因为乾隆帝拒绝了英使的要求。因为他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也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材料二:康熙视察书苏州之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的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统治者的这种认识使中国失去社会转型的大好时机,沿着农耕文明的轨道缓慢前行。

    材料三:为巩固统治,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在晚明短暂辉煌后,走向没落,被西方彻底拉开了距离。

    1. (1) 材料中乾隆帝拒绝的底气是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什么?反映统治者什么心态?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 (2) 材料中反映清初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农耕文明经济特点是什么?

    3. (3) 清思想文化专制表现在哪些方面?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的晚明科学家是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