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6·浙江模拟) 面对危机,不同的反应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我们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向这一政策挑战,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是希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临时政府阻碍人们获得极为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41年12月8日13时,罗斯福在众议院大厅向众、参两院的议员们以及最高法院的法官们通报了珍珠港事件的情况。最后,总统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教版)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反应,并分析其原因。

    2. (2) 列宁四月份的演说后来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面对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美国作出了怎样的反应?这一反应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