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死亦我所                          ②故不为苟得

      生而取义者也                         ④患有所不辟也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 . 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 . 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4. (4) 鱼,对人来说,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品格。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鱼”在两个文段中的作用。

      (链接材料)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下人:迁就他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