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如果让我们只选取一个最典型的,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

    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遥遥接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停一接之间,何止两次追问。我们的古人,对头顶的那轮明月,有着无穷追问,( )无限情怀。从人与月的最初相遇,一直到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的发问,直到明月照耀我们的今天……

    中国人之所以对月亮( ),也许是因为月亮那种特殊的质感、独到的美丽。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激的,它是圆润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断变化的。在初一,我们几乎看不见月亮;初二以后,细细的一点点月痕露出它的芽,然后逐渐丰满圆润;直到十五,它如同冰轮,如同瑶台的镜子,变得那么丰满,那么圆润。月亮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从初一,经过十五,再到月末,完成一个循环。

    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折射到世界万物和人生百态上,就是老子说的:“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有的东西残缺了,实际上它获得了另外一种“圆满”——月亮只有一弯月牙的时候,是一种“损”,一种缺失,但它已经蓄满了生命,正在迈向圆满,这就是“损之而益”。有的东西圆满了,完成了,实际上却逐渐走向残缺——圆月当空,流光( )地,是一种璀璨,一种“益”,但它的力量已经达到巅峰,无力再更圆一些更亮一些,只能慢慢消瘦下去,这就是“益之而损”了。用一种辨证与变化的心情去看明月,再把这样的目光移到世间,我们就知道怎样完成内心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了。        , 最圆满的日子——十五的月園,就成了中国人心灵的寄托。

    1. (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寄托   趋之若鹜    泄 B . 承载    情有独钟    泄 C . 寄托   情有独钟    泻 D . 承载    趋之若鹜    泻
    2. (2) 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为正是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盼望了很久之后 B . 正是因为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盼望了很久之后 C . 正是因为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盼望了很久之后 D . 因为正是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盼望了很久之后
    3. (3) 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余光中先生说李白:“酒人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确,李白钟爱月光,《静夜思》《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玉阶怨》等诗都是最好的证明。 B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该词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C .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前律宛转悠扬,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D . 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叫“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