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八上·永定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个清晨,永不远去

    印桐

    一大早,便被母亲叫起。我有些不满,平常我是总要在床上多赖一会儿的。可当我迷迷糊糊的看到母亲紧绷的脸庞时,我好像一瞬间明白了什么,心隐隐的颤抖起来。

    村子里突然传出几声犬吠,我一激灵,坐直了身体。

    母亲平时是极宠爱我的。但现在,她看着我的眼睛,用一种我从未听过的,严肃得令我害怕的声音说道:“我问你,你是不是真的不想呆在这儿了?”

    我动了动嘴唇,低下头没出声。我觉得我知道母亲来的原因,无非是来教训我。因为就在昨天,母亲眼中一向懂事的女儿,贴心的小棉袄,竟然学会了逃学,而理由仅是因为向往城市的生活,多次被拒绝后,想以此逼父母就范。

    我以为,自己是应该被母亲教训的。并且我还很感激母亲,因为母亲找到我的时候,并没有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动手打我,而是一把把我拉回了家。母亲是动了怒的,从我被攥红的手腕和她红肿的眼睛就可以看出。可母亲什么也没说,转身进了屋子一整天都没出来。

    我始终不敢与母亲对视。我怕看到母亲的目光中有对我深深的失望。

    村子里的狗终于不再叫了,却显得四周更加寂静,我甚至听到了悠远的蝉鸣声。

    我终于忍不住抬起了头,母亲的沉默让我无措,我决定先求得母亲的原谅。

    可母亲打断了我即将出口的话,她只是又一遍的问着我,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城市里生活。

    我愣了一下,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坚定地对母亲说道“是!我一直希望可以去城市里读书。”过了许久,母亲缓缓点了点头,我听见她带着很大的决心说了一个字:好。我惊讶得对上了母亲的眼睛,发现母亲深邃的眼睛里翻涌着不知名的情绪。她不再看我,转身离开了屋子。

    我站起身,内心挣扎地跟了上去,房子里却早已不见了母亲的身影。我有些焦急的冲了出去,呆呆地看着坐在台阶上沐浴着阳光,相互依靠着的父母。

    母亲望着家门前这一片小小的菜园,许久无语,只有紧紧锁住的眉头显示了主人的痛苦。父亲在旁边轻声安慰着:“我知道你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早就有了感情,要不咱不走了,也许她只是一时感兴趣呢?更何况,去了那儿如果找不到工作 ,怎么活呢?”母亲摇了摇头,“我们俩谁不了解她那倔脾气?我怎么会为了自己耽误了她。无论怎么辛苦,对她好的,我都会为她争取到的。只是……只是我真的放不下这儿,真的……”

    在晨曦中,母亲眼里含着的泪水悄悄滑下,轻抚过她清瘦的脸颊,落在了用水泥铺成的台阶上。看着母亲颤动的双肩,我终是忍不住背过身去,任凭泪水夺眶而出……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永不远去的清晨,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她的孩子面前咽下了所有痛苦和无奈,却坐在台阶上偷偷哭泣的样子……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避免了文章的平铺直叙。 B . 全文以叙述为主,语言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 C . 文中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愤怒与彻底失望。 D . 本文与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都是通过回忆母亲的具体事例来表达主旨。
    2. (2) 母亲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她看着我的眼睛,用一种我从未听过的,严肃得令我害怕的声音说道:“我问你,你是不是真的不想呆在这儿了?”(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②我站起身,内心挣扎地跟了上去,房子里却早已不见了母亲的身影。(赏析加点词语)

    4. (4) 文章以“那个清晨,永不远去”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5. (5) 阅读下面一段链接文字,结合文章内容以及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理解。

      2019年10月2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嘟嘟和妈妈携手进入手术室。经过20余名专家6个小时的奋战,患“短肠综合征”的嘟嘟换上了妈妈2米鲜活的小肠。家人与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为嘟嘟重返绿茵场圆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