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高一上·北京期中) 民族交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材料一 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演变

    时期

    盛乐时期

    (258-398年)

    平城时期

    (398-494年)

    洛阳时期

    (494-534年)

    北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代表

    出土地址

    呼和浩特鲜卑墓

    大同深井墓

    河南偃师染华墓

    解释

    该时期服饰多头戴风帽,上衣下裤,典型鲜卑风格。

    多数头戴风帽,上衣下裤;个别窄袖袍衫与褒衣博带(汉服特点)并存。

    既有南朝官服元素,又揉合鲜卑服饰款式特征。汉族墓葬也出现上衣下裤、长靴及膝现象。

    ①鲜卑拓跋部于公元258年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建立代政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

    材料二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敢于并蓄兼收,群花同放。因此,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再加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新课标中国历史》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1. (1) 依据材料概括北魏时期服饰发展趋势,从史料价值角度分析北魏墓葬出土文物对研究该时期社会历史的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
    3. (3) 上述材料反映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